一再推迟的回购计划,也是一种防御措施。万科今年7月曾推出年内回购百亿的预案,但截至2015年11月30日,万科回购A股股份数量为124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13%,回购金额仅1.6亿元。回购股份会令公司总股本减少,如果万科回购按计划实施,钜盛华在持股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持股比例将会提升,这显然对万科不利。
早在1994年,万科也曾陷入“君万之争”的危局,君安集团当时持有3.4%的万科股票,联合几个大股东忽然发难,要求改组董事会和管理层。王石回忆:“一群野蛮人已在万科不知不觉间守候多时,万科董事长竟浑然不觉。”“如果不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君安的一个破绽,几乎没有胜算的可能,万科可能就被这些野蛮人拆分了。”郁亮称。
如今门口野蛮人再度叩门,万科股权危局能否化解?原第一大股东华润会否继续增持?有市场分析称,华润主要精力在华润置地身上,不会为了万科而与野蛮人上演争夺战。
据接近万科的消息人士称,因为此前良好的合作与互信,王石和万科管理层已经与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进行实质接触,协商中粮成为万科定增对象的可行性。迄今,万科和中粮方面均不愿对此予以确认。据该人士分析,双方达成合作的可能性极高,因为中粮旗下的中粮地产(15.07, 0.34, 2.31%)于2006年与万科合资,在北京成立了中粮万科公司,各自持有50%股权,注册资本8.3亿元。
几年来,中粮万科在北京合作开发了长阳半岛等多个地产项目。2015年9月9日,中粮地产发布公告称,中粮万科公司将向北京万科借款2.8亿元,用于北京万科的资金周转。消息人士提醒,这表明中粮万科或中粮地产有充足的现金流,具有大幅增资万科的实力。
除了传闻中的中粮集团,还有消息称,万科正在邀请三家规模巨大的央企成为新的定向增发股东,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华润和中粮。同时还有消息源称,地产同行万达等也可能是未来定向增发的可能选择。但这些传闻对象目前均不愿进一步证实。
就目前情况来看,万科可能会通过定向增发扭转危局。但万科股价近期创下历史新高,其定向增发价格的合理性存疑。
按《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价格均价的90%。定价基准日可以有三种,包括“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发行期的首日”。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定增时将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定价基准日。
根据Wind数据测算,万科停牌前20个交易日股票成交均价为18.57元,若按此价格的90%测算,则定向增发价应不低于16.71元。过去几年万科A均价在10元以下徘徊。定向增发的发行对象是否会接受这一价格?
与宝能系持股成本相比,这一价格也略高。《财经》通过宝能系历次增持明细测算,宝能系当前持股成本约为14.7-16.1元(未考虑10月-11月钜盛华通过大宗交易溢价回购收益互换类股票产生的成本以及杠杆融资的成本)。
有市场分析指出,短期内钜盛华难以改组万科董事会。因为虽然宝能系已是第一大股东,但根据监管法规,他们须持股一段时间方能按流程提议改组董事会。另外根据万科公司章程,要改组董事会,需要50%以上拥有表决权的股东投票表决通过。根据万科财报,目前公司董事会共11人,华润万科系共有6人,其中万科管理层3人:王石、郁亮和CFO王文金;华润3人,包括乔世波、陈鹰和魏斌,占据一半以上的席位。
对于这场罕见的股权争夺战的结局,一位投行资深人士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