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后于对手上市,不仅市场资金不足,更直接在竞争中掉队(市值),成为尴尬的第二名。
三、不能回国内,那只能卖了
对于上一轮“优酷合并爱奇艺”的传言,我曾经说过,传言很好的利用了时间:一是当时58赶集合并,二是视频发生过类似的大型并购,所以很容易让人相信。而传言巧妙的另一点正是利用了优酷的“老大红利”,优酷的历史和古永锵的个人影响力,以及并购土豆的先例,让舆论轻易相信,新的并购中,优酷肯定是主导者。哪怕是优酷卖了,以古永锵为首的优酷团队也会成为新公司的领袖。
这个逻辑之前吐槽过,现在也无力吐槽,我只说点打听到的事实。优酷挂牌出售是真,和百度、腾讯接触过也是事实,但谈判早已关闭。流产的原因有二:
1.优酷土豆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的差异化并不明显,用户重合高,优酷的优势只在UGC领域,但这块业务商业化价值不大。即使不计算溢价,只以优酷的市值(30亿美金)来看,并购并不划算。
2.阿里所持有20%的优酷土豆股权,也是百度、腾讯介入交易的障碍。
目前,真正坐在谈判桌前的买家,只有阿里巴巴一家。阿里此前投资优酷,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完美的交易。对阿里来说,优酷不是“听话”的小弟,何为听话?看看新浪微博页面上的淘宝广告,就能略知一二。一方面,优酷作为阿里导流入口的任务不能完成,视频内的链接广告也没有推广成功;另一方面,阿里自身的影视业务和优酷完全没有交集,甚至存在竞争;而对于优酷来说,阿里不是一个可信任的靠山,对优酷的帮助只有拿走一大块股权后换来的资金,完全不能和拥有搜索入口和大笔投资的百度、拥有微信入口的腾讯相比。
这笔交易,颇像一战结束后的《凡尔赛协定》,遗留了诸多问题,最终还要靠二战来解决。阿里或者退出,或者全盘接手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