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档推到现在的暑期档,中间有过转机吗?比方说可能会按原计划春节上映?
郭敬明:没有,状况只是越来越严重。《小时代》主要面对学生观众,就只有寒假和暑假这两个选择。而且也不能一直遥遥无期地去等,等个两年三年,包括投资方和我们都担不了这个压力。
南都:会不会任性地想,说一定要个完整的版本?
郭敬明:如果有期限告诉我,比如说三年五年之后我可以上完整版,那可以等。但这是一个没有期限的事,没有人敢去冒险。而且大家把导演的权力也想得太大了,那么多投资商几千万压在那里,导演说不上就不上那不可能的。
南都:如果是一个人投的你可能就会等?
郭敬明:我不知道。我还是得看一个整体的状况。因为现在完全不知道状况,而且如果为了一个人而导致这个片子没有和观众见面的机会,那对其他主创是很不公平的。杨幂是怀着孕来拍这个戏的,你想想她付出多少。就因为某一个演员的错误导致其他所有人的付出都白费,那也不公平。电影真的是一个集体的艺术,导演很痛苦的地方也在这里。
南都:中间跟有关部门沟通得多吗?
郭敬明:我不多,基本上都是片方在沟通。因为相关部门也不会直接找到导演。
玩得了营销
《爵迹》多次占据热点,海报公布时间和顺序都是有计算的
南都:我跟一些熟悉你的朋友及片方工作人员聊过,发现很多决定和创意其实最后是来自于你一个人。大家都说请郭敬明来做导演性价比好高。
郭敬明:哈哈,做宣发还做制片,还包投资,协调主演。对我而言,《小时代》是我一个很个人风格的东西。做宣发我也不拿宣发费,我很愿意贡献我的力量。《小时代》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所以不是我的事情我也愿意揽过来,只要最后结果是好的。
南都:大家都说你玩微博的段位还蛮高的,你有研究微博传播的诀窍吗?
郭敬明:会。一方面自己研究,一方面也会和宣发团队讨论。我很清楚自己的受众,他们的兴奋点,他们会被哪个话题点燃。大家如果有困惑基本上第一时间都会来问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也形成很好的默契,每一个点都“洒”得很精准。其实说的还是大众心理。我大学有选修大众传播心理,我很喜欢研究为什么一些话题能够被引爆而有一些却不能。
南都:比如说会根据统计数据来分析?
郭敬明:对。做宣发的同事会定时给我横向纵向的数据,用来做很精准的判断。这些数据和我的判断不会有太大偏差。
南都:拿《爵迹》来说,晚上9点公布演员阵容和公布角色海报,这时间是怎么卡的?
郭敬明:晚上9点是微博热度最高的时候。而定时发送就像狗吃饭会听摇铃嘛,到第三次你不摇铃它一样会流口水。九点就像是那个铃铛。近段时间有时候发的是《小时代》,有时候是《爵迹》,大家也一样看到了,传播效率都达到了。既然《小时代》总是会拉到去和别的电影比较,这一次就干脆拿去和自己和《爵迹》捆绑。
南都:《爵迹》的演员海报发布顺序,是不是也有考量?
郭敬明:有的。我们会设法让传播效应最大化。比方说冰冰姐是第一个公布的,冰冰的影响力比新生代的演员高了很大一个台阶,除了能引起大范围的讨论之外,观众会对这部电影产生新鲜的观感。因为《小时代》是很年轻很新生代的电影,而《爵迹》的投资大很多,类型也不同,如果首先公布的又是杨幂又是陈学冬,大家会觉得这又是一部《小时代》。
南都:所以陈学冬的海报就放在比较后面,有点压轴的意思?
郭敬明:压轴是我呀,哈哈。我先放上来一些没有合作过的演员,像冰冰、吴亦凡,就是要给大家感觉到这是一部全新的电影,所以《小时代》的演员基本上全部往后压。因为都是一男一女间隔着公布,《爵迹》里女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