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我却把当老师的概念套用进来了。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希望学生超过自己,所以我跟其他企业家差别最大的地方可能就在这里了。很多企业家怕下面的人超过他,尤其职业经理人,怕自己的位置不保。我刚好相反,当我发现下面的人比我强时,我就想早早地训练他让他超过我。这是老师的特点。
老师永远希望自己的学生取得成就,比如这个学生当了教授,那个学生当了县长,那个学生当了大老板,老师就会无比骄傲,好像自己当了一样。从来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不好,比如说,我这个学生怎么抓进去了,那个枪毙了或者判了3个月,太不光彩了。所以我从来不跟招聘来的年轻人争风头。当有人说谁谁动了你的地位,功高镇主什么的时候,我就说我是老师啊,这是我觉得应该做的。
我的经历中另外一点与众不同的就是我学英文的经历。我从小就学英文,而且不止是学语言,更多的是学文化,因为我从13岁开始就在西湖边找老外聊天,一边带他们游览西湖,一边和他们练口语。
陈晓萍:你太厉害了。我那时也在杭州,但根本没有这个胆量主动找老外用英语聊天。
马云:我在香格里拉门口呆了9年,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就去香格里拉饭店,在那9年中,我几乎没有停过一天。在和老外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学校教的、爸爸妈妈讲的跟老外讲的不一样,我就开始进行自己的思考,搞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今天不管谁跟我讲话,我都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一下。这个经历使得我对外面的思想比较开放,对西方的观念容易理解。我最讨厌中国人说老外不行,老外怎么怎么不行。但是我们自己呢?我们自己又行在哪里不行在哪里呢?就是通过这样的反复思考,我在公司里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以太极、道家、佛家思想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我虽然没直接这样提,但里面都是吸收了这些思想的营养;它们是营养源泉。
此外,教育的经历使我对人才的招聘、训练、培养、激励都兴趣十足;这是我工作的乐趣。我曾经当过班主任,而当班主任无非就是三件大事:招到好学生,如果学生不好,要么把他/她“修理”好,要么让他/她走人;就这么两个办法。但在学习英文的过程中,我懂得了西方的制度、道、法术。我觉得西方在方法上很牛,所以我就从西方吸收了很多管理的系统和法理。但是我认为我们没办法走西方的道,因为西方的整个文化根基和中国的大相径庭。所以我以中国文化的根基、融合西方的法理,然后让年轻人、让那些员工和基层干部去创造术,而不是我来做术。我们很多老板喜欢自己造术,自己造术人家会依赖于你,你自己要建的是理,你自己要寻找的是根,是你公司文化的源泉。我马云没这个本事去构建文化本身,怎么可能?!
阿里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们看清了做人的道义
但我是老师啊!老师应该懂得运用世界上其他人的资源。我在浩瀚的中国文化里面倘佯的时候,觉得儒释道还是很牛的。儒释道,我的理解是,道家叫你做leader(领导),leadership(领导力)教育的体系,道家清净无为是最优秀的leadership。什么是Leadership? 我的理解就是sacrifice today for future的精神和能力,那些愿意牺牲今天去赢得明天的人就是领袖/领导。
陈晓萍:你对领导力的理解独树一帜。为什么这么说呢?
马云:你可以看得出来,我是不喜欢职业经理人的,因为职业经理人通常只注重短期的绩效。在阿里巴巴所有职业经理人都可以感受到。他们第一天上任我就这样跟他们说…现在很多人认同了,也都明白我的意思。
什么是leader(领导)? 一个优秀的leader(领导)必须具有职业经理人的素质,但是他还更要有一种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