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专业,这所学校的学生在淘宝上的业绩可以折算成实践课的学分。当时义乌工商学院的副院长贾少华提议青岩刘村建设一个“淘宝城”,这个提议得到了当时村主任刘银山的支持。于是村里抓住了这个苗头,和义乌工商学院开展了合作,通过开办免费培训班,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妇女培训班等手段,鼓励电子商务的发展。
发展电子商务,首先得有网络。2010年,村里主动寻求电信合作,实现了4兆光纤入户,投入50万元,当时还有一些村民不支持。但这一举措确实给网商带来领先其他地区的网络环境,也成为青岩刘村的一大优势。之后,村里又对网络进行不断升级,现在已经升到了每户100M,室外WIFI的全覆盖。
随后,在青岩刘村,快递、摄影、网络推广、仓储外包等服务业快速发展。青岩刘村成了很多创业者慕名而来的地方,一台电脑再租间房子就能创业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青岩刘村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网店第一村”。
未来
保住“网店第一村”的挑战
其实,网店第一村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现在青岩刘村的流动率很大。随着行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多,在竞争中失利的小商户只能被淘汰。在青岩刘村,也有一些做不下去的小商户纷纷离开。
有学者曾表示,网络创业中两成大卖家拿下80%的订单,而剩下八成的小卖家抢占剩下的20%。一些小卖家长期处于劣势,最终就会倒闭。而青岩刘村还有一部分流失的是大卖家。因为青岩刘村是个居民区,每个房间大的也就一百多平,对于一些做大的企业是完全不够用的。因此一些做大了的商家最终只能离开。采访中,很多商户表示,青岩刘村适合创业,但做大后肯定会离开。
总理的到来,让青岩刘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保住“中国网店第一村”的名也给村里的管理者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而仓储,正是摆在他们面前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对此,村里有了两种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村里土地资源有限,在这有限的土地空间内难以开辟大的仓储空间。因此应该把村子定位在“培养网商的孵化器”,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为创业者提供优质的创业环境,服务草根阶层,多关心他们,解决他们创业中的实际困难。而做大的电商就只能任其流失。
而另外一种观点则是认为现在做网上就是大浪淘沙,有一些小的淘汰是很正常的,但现在青岩刘村流失最多的是做大的群体。不让这些做大的电商流失,让电商群体在现有的基础上越做越大才能真正留住这个招牌。因此不能把青岩刘村定位在“孵化器”上,应该帮助大的商家解决仓储和物流的问题。“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以大的带动小的,大的都流失了,剩下一群小的,在整个行业里起不到什么作用。”
一名在义乌其他地区创业的创业者告诉北青报记者,其实整个义乌到处都是电子商务,走进任何一个小区,里面都会有住在居民楼里的淘宝户。因为义乌本身就有发达的货源和物流,在这里你需要的任何材料都能找到,能把成本压到最低,而物流则是没有你找不到的快递,没有到不了的地方,因此义乌发展电子商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别的城市难说,但在义乌,任何一个小区或者村都可以复制青岩刘村的发展模式。”
青岩刘村是不是一直能成为电商领域的领头羊,保住第一的招牌,确实在考验着管理者。
人物故事
童志达:自创品牌年收入近千万
童志达,是15000多名电商从业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他在青岩刘村27号楼1单元一层做旅行收纳包B2B业务。这一周他的店迎接了十几拨考察团和媒体,因为19日傍晚,李克强总理视察的第一家店就是这里。
童志达,80后,浙江建德市人。大学毕业后做业务员,但每个月只有800块钱的基本工资,房租都是跟同学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