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核准的批复》的光伏电站项目被认为是拿到了“大路条”。航禹太阳能董事长丁文磊说,前后需要找六七个部门,并且是县区级、市级、省级逐一批复。
由于“路条”买卖市场充分自由,这也让绿巨人看到了机会。相比其他的光伏企业,绿巨人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因此,绿巨人寄望于通过“路条”买卖的方式迅速做大。
今年6月份,在初步完成了招标买马之后,李强和他的新同事们立刻开始了工作,他们经常出差,到各地去收购路条。“我们会从行业里打听,知道谁手中有路条要出售的话,就会去洽谈。当然,也会从一些大公司手中收购。”李强说。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绿巨人正从比亚迪手中收购后者在陕西商洛的项目。比亚迪曾“半路出家”豪赌光伏,与商洛市签署了《太阳能电池等项目建设合作合同》。但该项目最终在两年前因市场不景气而停产。
不过,至于绿巨人收购比亚迪商洛项目的哪部分资产尚不可知。绿巨人方面也没有给予答复。
绿巨人收购路条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并且只做地面电站,不做分布式。因为在这些地方,光照条件更好,电站的发电效率也更高,未来收益更加稳定。
由于资金充沛,绿巨人收购“路条”的工作进展迅速。上述熟悉绿巨人的人士透露,短时间内就手握了200兆瓦规模的电站项目。
对于这一点,得到了上述绿巨人中层人士的印证。该人士说,这是公司的战略,前期以收购为主。“公司刚成立,先练练手。”
收缩
但让绿巨人没有想到的是,光伏市场“路条”倒卖成风已经引起了能源局的注意。在能源局看来,“路条”倒卖严重影响到了光伏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此期间,“天价路条”不断涌现。例如,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的一个30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被光伏巨头天合光能夺得。该项目仅路条的成本就已经达到了每瓦0.9元,而行业内普遍在0.3~0.5元之间。
为此,10月份,能源局连发三文,“路条”倒卖现象由此受到严重打击。
能源局先是在10月9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禁止买卖项目备案文件及相关权益。
三天后,再次下发《关于开展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秩序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将对2013年7月~2014年9月的各省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的备案、核准、开发作监管,并对新建电源项目投资开发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将处理。
10月28日,能源局下发《规范光伏电站投资开发秩序》,专门针对光伏行业投机行为,明确指出“对不符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光伏电站资源配置和违规收费行为以及企业的投机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
此外,还明确提出要加强光伏电站项目备案管理,对更换投资主体后重新备案和变更备案的项目,要严格审核把关,确认不存在将备案文件有偿转让的问题。
“这三个文件下来之后,意味着之前那种单纯的路条倒卖方式行不通,路条买卖开始被市场冷落。但反过来,这也促进了光伏行业的理性发展。”丁文磊说。
接近能源局的人士称,“路条倒卖”想杜绝是不可能的,但至少让它不那么猖獗。毕竟这个行为拉高了企业建设电站的成本。
在三个文件下发之后,绿巨人也受到了一些冲击。该公司手中拿到的一些路条并非全部是“大路条”,部分路条由于可能没有在省级发改委备案而砸在手中。
但至于有多少“路条”项目损失,目前尚不可知。绿巨人内部人士也不愿透露这方面的信息。
由于“路条”买卖的路被堵死,绿巨人也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并改变了战略。“那时候你会发现,出差没有像以前那么多了。”李强说。
与此同时,李强开始发现身边的一些同事开始离职了。由于不再需要那么多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