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力支持,需要我协调的资源,我是救火队长,全力帮助’。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今年4月13日, 张亚勤和微软创投加速器的负责同事一起,带领4家孵化器里的企业登陆《北京发布》节目。在节目中,张亚勤亲自介绍着每家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创新,从而使这四家非常早期的创业团队为大众所认识,迅速得到用户及资本市场的关注。“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他时间允许,他都会去支持。”高欣欣说。
向 江旭与张亚勤接触的机会很多,他说,“亚勤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和兴趣爱好。”当我和他聊起太太和孩子的时候,他是一个深情的丈夫和骄傲的父亲;当我听到他 以话剧演员般的男中音将一首《当你老了》的诗献给妻子的时候,我会惊叹他对韵律和意境的把控;当他在微软年会上表演魔术抽奖,我看到他的诙谐幽默;当他以 一曲阿根廷探戈技压全场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他的热情奔放。
“亚勤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可敬的领导和可亲的朋友。在业界,人们倾听他的声音;在公司,人们追随他的脚步;在朋友圈,人们和他交心。” 向江旭说。
中国企业的吸引力

自去年以来,微软、谷歌、甲骨文等外企高管频频离职,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跳槽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国内本土企业担任高管。远离外企,似乎正成为一种风气。
张亚勤加盟百度,是众多外企高管跳槽国内企业的最新一例。自去年以来,微软、谷歌、甲骨文等外企高管频频离职,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跳槽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国内本土企业担任高管。远离外企,似乎正成为一种风气。
在这背后,一方面是笼罩外企的光环正逐渐淡去,另外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尤其中国科技企业正快速成长,已经在技术、品牌,甚至薪酬方面与外企不相上下,足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从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跳槽出来,担任金山软件CEO职位的张宏江说,张亚勤离开微软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他所言的这个“时代”,可能就是指外企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优越性的那些岁月。
润米咨询董事长、微软前战略合作总监刘润撰文表示,今天的外企面临的不仅是国内企业的壮大,同时也必须面对超国民待遇的失去,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带来的人才流失。“这是创业者前所未有的好时代,优秀的人才纷纷从对外企的信仰转向对创新的信仰。
搜狗CEO王小川对于张亚勤的离职有另外的看法。他认为,张亚勤从微软研究院离职,可以视为是互联网研发模式对企业学术研究模式的颠覆性胜利。“张亚勤的跳槽,是这个必然趋势的一个表征。”
“互联网的威力在于极速的市场应变,需要后面的技术驱动快速灵活,以Google为代表把这种技术研究与产品推出的结合发挥到极致。而微软研究院的立项到产出需要3-5年,再加上异地管理决策效率低下难以支撑变革,故而失势。” 王小川说。
张亚勤简历
? 1966年,出生于山西太原
? 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少年班
? 1986年,从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专业为通讯与电子系统专业。同年9月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 1989年,获得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
? 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 。
? 1999年,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 。
? 2000年,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
? 2001年,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 2004年,调回美国总部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负责统领微软全球移动通信及嵌入式产品业务(微软七大部门之一)。
? 2006年至今,回国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倾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合作的团队。目前,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在北京、上海、深圳、首尔、东京等地共拥有3000多名研究开发人员 (full tim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和5000多名聘约工程师 (contract engineers), 共投入超过40亿美金科研经费, 为世界计算机科学和IT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