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是不愿意炫耀。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自己的失言。
还有一个朋友的父亲是加拿大一家著名杂志的创始人,叔叔曾经竞选过温哥华市长,弟弟是一家财经报纸的执行董事。因为有这样家庭背景,他认为自己有“老温哥华”的蓝血(Blue Blood, 指贵族血统)。所以,他为人处世都刻意的低调,比如他即使穿着名牌也一定是标签藏在最不容易看到的地方,到餐厅吃饭对侍者十分温和客气,还要留一份足够保持他骄傲的小费。他虽然住在温哥华历史悠久的富人区,太太也闲赋在家像其他的富太太一样研究厨艺和园艺,还出了一本法国烹调书。但他自己说,他从20岁起,就没有向父亲要过一分钱,他自己白手起家经营过一个又一个公司,失败了重头再来。所以今天保持风光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而来。
他说他20多岁创办的第一家卫星电讯公司,为了和技术人员安装设备,在加拿大最严寒的西北地区一住就一个月。那里人烟稀少,他还记得坐在冰天雪地的野外喝着威士忌抬头看北极光,遥望理想。现在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在层层保护和优越感中长大,会不会还有他当年的斗志。
假如这两个富二代有什么共同特质的话,那就是自律和低调。其中原因也许和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最浅显的教育就是在加拿大人在公共场所对孩子的管教极为严格,连蹒跚学步的宝宝都很少在餐厅大吵大闹,更不要说满地乱跑了。他们从小出现在公共场合,也被要求穿着整齐,懂得谦让有礼,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作为男性,他们还从小被教育为女性拉门,让他人先走……具有绅士风度。
从深层来讲,则是西方的中产阶级依然崇尚贵族精神而对暴发户式的浅薄嗤之以鼻。这个价值观不仅仅为中产阶级接受,而且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至今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所认可。因为深受加拿大深受英国影响,这种贵族精神也同样延伸到加拿大民间。
它的核心是:荣誉、勇气、责任等对自我要求克制的精神。
【以贵族精神为自我追求】
不能说加拿大和美国的富二代们都把贵族精神当成自我追求,尤其是近年来在大众文化熏陶下的孩子们更追逐自我,注重即时利益的目标,这些恰好和忍辱负重,对社会有所承担的贵族精神背道相驰。
但是我还是想讲一个小故事,讲讲在加拿大社会中依然被人认同的价值。
2002年,加拿大的一所私立中学的孩子们在落基山脉集体滑雪的时候遇到了雪崩,有6个孩子失去了生命。我们说的是这个城市里最好的私立中学,11-13岁的孩子,他们的父辈都是这个城市里的成功人士,大公司的高管、律师、议员等等。失去孩子和惧怕自己孩子未来的安危的父母们在事发生之后给校长联名上书,要求取消学校的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比如野外滑雪、马术、童子军夏令营。
不久,校长回复了一封公开信,他说勇气、诚实、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是我们一直的追求,并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具有的高贵的品行。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灾难就放弃我们对勇敢和勇气的信仰,让孩子们害怕下一次冒险。我们可以更加小心谨慎地组织未来的活动,但是不准备放弃传统的课外训练。
校长的决定得到学校董事会和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支持。那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还有人把勇气、诚实、责任等这些精神放置在比生命更高的尊严之上。而真的有一群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不仅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而且让他们经历一些严格和艰苦的训练,让这些精神成为品质和标准。
经历过雪崩的那些孩子的同学们,今年已经20出头了。我在想,假如他们有一天接受采访会不会说出“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这样阔绰十足的话。
在中国今天这样的社会中,王思聪这样的富二代其实还是很好的孩子。因为他除了招摇、毒舌之外,目前并没有曝光什么不良的品行。换句话说,我们整个社会不要说对第二代,就连第一代也不是要求有钱就好吗?
这真的不能怪富二代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