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业精神重新锻造公司的每一寸筋骨。”陈一舟说道。
新的办公室是大开间,办公桌的隔断被打掉,公司的楼层里画满涂鸦和极客文化的绘画。公司旁边的楼上有个十米高的信号发射塔,每天夜里彩色霓虹灯亮起来很有80年代美国科幻电影的感觉,像《ET外星人》里的旧车库。其实从公司上市之后,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理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变化,陈想借搬家的机会激发大家重归创业精神。
人人公司的变化明显:一是聚焦,各项业务都做了一定的收缩,重新回归自己的优势领域,在细分领域深耕。二是做小,鼓励小团队作战。
在人人公司,在快速扩张期都是大团队作战,现在全部打散,拆成几个人一组的小项目,并且鼓励大家在工作之外多做一些创新,而这些都是谷歌、亚马逊的管理方法。
“公司以前的错误,是人海战术。任何组织里面,真正有创造力,生产力的人和集体,只有少部分。人人的总体战斗力不是有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个能出活、出想法的团队。”陈一舟说。人人在上市后希望组建“高大上”的正规军,但发现那并不适合互联网的玩法,如今又回到更接地气儿的游击队的状态。
陈一舟本人也在发生变化。一年前记者在采访他时,他曾说自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很多互联网大佬都以“产品经理”的定位为荣。但公司在选择重新聚焦年轻人群体之后,陈在不久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已经老了,我做这个产品经理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放手让年轻人去做。” 这个变化透露出,他越来越懂得放权,让年轻人去充分发挥。以前,如果是他不看好的项目他会果断叫停。但现在他真的开始放手,而且一些小团队做出来好玩的产品,即使他不看好,他发完他自己的牢骚,也会鼓励大家多去尝试。
出发
人人上市时,拥有着人人网、人人游戏、经纬网、糯米网等业务,这个体系被外界誉为Facebook+Zynga+Linkedin+Groupon的合体。如今,糯米网卖给百度,游戏和经纬业务历经多次调整,人人网也从全人类的社交聚焦到年轻人这个群体上。
上市时的概念不复存在,未来的人人是什么?“互联网变化在全球也很快,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更加凶残白热化,明的暗的、垄断的、非常规的。我们已经不关心当初的茧壳是啥,我们关心的是怎么更轻地飞,飞到哪里。”陈一舟回答道。
去年11月份,人人发布2014年战略,提出重新聚焦年轻人。在那次的发布会上,台上的陈一舟反复强调一个词“聚焦”,他认为“聚焦,是最被低估的管理者特质”,而在过去几年他自己也低估了这个特质。重新出发需要忘掉“中国的Facebook”、忘掉“全人类社交”的野心,回归年轻人群体。今年6月,人人又联合众多广告公司、技术公司和大的品牌广告主厂商,推出了一个“年轻盟”,这个联盟将会针对年轻人,深度挖掘营销价值。
专注显然使得人人的定位变窄,那如何能衍生出大生意?陈一舟告诉记者:人人不再是单一平台,而要向纵深发展。第一层人人网仍然是核心,凝聚并服务于年轻人,这其间依然是传统的互联网广告业务。第二层通过人人网洞察年轻人还有哪些刚需目前没有被满足,人人将会在相关领域去做投资,而这样颇具关联性的投资业务正好可以借助人人平台获得更好的成长养分。
也就说是,未来人人网依旧是根基,一方面用来发现年轻人的新动向而投资相关领域,另一方面利用这个年轻人聚集的平台培养、孵化投资的新业务。
外界都传陈一舟是投资高手,这种评价对于一心想做好社交平台的陈一舟来讲并不是个“褒义词”,多少有些不务正业的意味。但陈却不怕别人说他炒股:“我们就是吃‘社区’这碗饭的,Chinaren如是、猫扑如是、人人网也是这样,我们相信这就是我们的DNA,所以必须坚持,哪怕走起来磕磕绊绊或者要走很远。在到达目标之前,我们需要尽力为我们的业务转型和革新储备足够的粮草,所以投资别家公司也罢、或者大家戏称的炒股也罢,我们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目的,要有足够的现金流保持运营稳定。”
从Chinaren开始,陈一舟做社区已经十几年时间,他也意识到社区的价值在不断演进,现在不会再是一个广告平台那么简单,所以以再创业的心态,希望在年轻人社交领域挖掘更多更深的价值。搬家,重启,人人能否“全部放下”,再一次创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