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内买一捧200元的玫瑰花”,百度会推送愿意提供这项服务的若干个商家供你选择。
据李彦宏说,百度内部有个“百度大脑”的项目,用技术模拟人脑思维,现在大约已经相当于2到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的“百度大脑”,在语音技术方面,汉语识别相对错误率降低了25%以上,移动搜索中文语音识别率突破90%,在图像技术方面,试验完成了全网人脸搜索引擎。
这些是李彦宏的“袖子”里藏着的东西:基础于搜索的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有可能成为百度在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大战中出奇制胜的武器。
未来的电子商务将呈现为哪些交易模式,这是一个争议不已的命题,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曰平台模式,二曰流模式。
平台模式即当前最流行的淘宝-天猫和京东,这种呈现方式就本质而言,是传统店铺的互联网化,其最终的结果是,“谁控制了十字路口谁就控制了市场”,于是所有的竞争都发生在“平台打造”和“流量变现”上。在手机端,用户的选择能力比PC端要小很多,与此同时,大公司的控制力则将进一步加大,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一年多里,发生了那么多并购的真正原因。这一模式最令人担忧的隐患是,大公司通过对平台、支付和物流配送的控制,形成新的、物理意义上的流量霸权,最终,流通商对制造商的压迫会越来越重,这一可怕的景象正在发生中。
流模式,即基础于社交和搜索的电子商务模式,在我看来,这似乎更符合互联网的“失控”精神,并真正的把体验和购物主权还给了消费者,在这一过程中,制造商向流通商支付的是“所得税”,而非“流转税”,因而也比较公平。在这一方面,腾讯因握有杀手级的微信而稍稍领先――在广告领域,其广点通产品已经体现出了对传统广告投放模式的改造,在购物体验上,腾讯还在探路阶段,“微信小店”可以被视为基础于社交的去平台化探索。而百度,则因搜索技术上的创新,有可能会实现弯道超越。不过,无论腾讯还是百度,其实对流模式的未来都没有把握,所以,前者投了京东,而后者迄今不知所云。然而,在我看来,流模式的成熟已是一个可以瞭望得到的未来,目前所缺者,乃是捅破天的那根针。
电子商务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决定性颠覆才刚刚开始,我们最不情愿看到的是,在新世界的面纱掀起的时候,出现的是几张“老大哥”的面孔。世界应该重新失控,在失控中变得更加的多元和公平。在这个意义上,被视为落伍分子的李彦宏有没有可能成为一个“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