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余姚存量商品房21050套,约为慈溪、象山、宁海和奉化的3.28、2.93、5.69、36.86倍,占上述5个县市总量的54%。3月份,余姚新增供应量584套,是其他4个县市总和的1.59倍。
上述余姚市住建局人士说,去年余姚商品房销售大约60万平方米,按此计算,库存商品房至少需要消化两三年。而宁波房产咨询机构人士预测,之前余姚每年商品房销售在20万~60万平方米之间,按此计算,存量商品房至少可以消化五六年以上。
宁波爱地房产咨询有限公司统计,去年1月份,余姚住宅成交价格10816元/平方米,到今年3月份价格已下降至9235元/平方米。
值得关注的是,一位余姚市官员认为,目前余姚每户家庭至少拥有两套房子。再加上,房源远远供大于求,房子不再是百姓“投资品”,外来购房者需求量小,意味着潜在购买力在下降。“余姚房地产目前这种状况,也是三四线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
余姚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资料显示,目前,余姚房企在当地银行的贷款总额达157.6亿元,同比增长28.24%,企业、银行压力都很大。由于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有的甚至无力偿还银行贷款,一些企业已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
系统性风险暴露
目前,余姚市常住人口只有一百余万,却有8个大型城市综合体,以及足够四五年消化的库存商品房。事实上,类似余姚的城市大开发、商品房高库存等状况,在国内三四线城市多有存在。现如今,在商品房销售形势低迷的情况下,一些余姚本土房企已面临资金链断裂困境,而大型外来房企则抓住机会大打“价格战”。
上个月,余姚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上书”市政府“火线救援”,提出回购商品房用于拆迁安置房、放宽限购限贷等建议。该协会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几乎当地所有知名制造企业均参与了余姚房地产开发,房价大幅下跌或将危及余姚实体经济,产生系统性风险,导致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上述余姚住建局官员表示,近几年来,几乎有名、大的余姚实体企业,均以参股、投资、合作开发的形式参与了房地产开发,现在房子卖不出,资金都压在里面。“目前已殃及到不少实体企业,这将对全市经济带来更大的影响。”
“房地产已经捆绑了整个余姚经济。”该官员称,2010年高峰时,余姚市土地出让金超过100多亿元。目前,当地收税20%以上来自房地产。
与此同时,官方数据显示,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保持平稳。
余姚市政府报告显示,去年余姚GDP为749.63亿元,同比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6.34亿元,同比下降5.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4.59亿元,增长1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0.06亿元,增长21.7%,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3.03亿元。
“官方数据还是很不错的,但下面的企业已经非常困难了。”一位余姚市官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在当前房企资金链非常困难之际,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企业进行土地增值税预征,“一些余姚房企已经做好了破产的最坏打算。”
上述官员说,2008年之前,余姚房地产发展是比较正常的,房价也是比较稳定的。然而,4万亿刺激政策后,当地推地数量很大,房价、地价也在成倍上涨,2010年“太守名府”楼面地价高达17000元/平方米,成为当地“地王”。
也就在这几年,余姚本土房企的“垄断开发”格局被打破,众安、华润、万达、世茂、保利、绿城等相继在余姚“疯狂”拿地。余姚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协会资料显示,2009年至2013年,外地房企余姚拿地2140亩,是本土房企城区拿地面积的3倍以上。
这些招商引资过来的大型房企,其议价空间、融资能力等优势明显,拿地成本至少低于本土房企的30%以上。同时,大型房企在提升余姚城市品质的同时,也在大大挤压本地中小房企生存空间,令余姚楼市进入“房企大鳄竞争”阶段。
一家余姚当地房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坦言,余姚开发量太大,已经没有他们的生存空间。今后他们开发项目要么向一二线城市转移,要么退出房产市场。
如今,余姚聚集着万达、华润万象、保利、财富广场、河姆渡广场等8个城市综合体,建筑面积至少在200万平方米以上。上述余姚市官员说,余姚消费体量不是很大,一两个城市综合体已经足够,如今8个城市综合体实在太多,至今已开业只有万达1家综合体。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