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留一个免费热点功能。这是它最大的需求。如果这个功能用户都不接受,那么它在此之上搭建的所有功能都不成立。
话题2 趋势
成功者的“心灵鸡汤”没用
“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还能干什么呢?”
新京报:你对“顺势而为”怎么看?
周鸿祎:是个正确的废话。成功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顺势而为,问题是在最开始的时候谁知道它是适合的?我更喜欢英特尔前CEO格鲁夫博士的那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说,任何一个趋势来的时候,它不是敲锣打鼓来的,你要去倾听,它是个噪音还是个微弱的信号。
年轻人、创业者要真想看到所谓的势就反而应该把自己放下来,倾听用户的声音,观察用户的行为。
新京报:在360最先推出免费杀毒的时候,你都不认为自己在做颠覆的事情吗?
周鸿祎:是的,都是事后总结的。
新京报:你似乎很反感“马后炮式的总结”。
周鸿祎:你知道中国的创业还缺什么?缺经验。
中国创业者得到的往往是那些成功人士马后炮式的总结,都是讲自己如何牛,这种东西除了让人对大佬们更加的仰慕、崇拜,还能干什么呢?
当年所有人都把某个华人首富吹捧的神乎其神,然后弄一些语录。但天天看那个语录也不能保证你成功呀。那些语录我也看了,都说得特有道理。
新京报:还特精炼。
周鸿祎:对,那也是一种“心灵鸡汤”,但是没有用。所以,我更愿意把我的一些痛苦,过去经历的磨难,我怎么思考的,怎么做的错误决策,把这种心态分享给年轻人,他才能学到东西。
话题3 卸载预装软件
我选择站在用户这边
“如果用户喜欢这个软件自然会留在手机里。如果用户不喜欢,自然会千方百计要把它干掉。是用户要干掉它。”
没想到同行意见这么大
新京报:上一次采访你的时候,你说你小时候就喜欢打架。这次卸载手机预装软件又给你招来不小的麻烦。
周鸿祎:是(喜欢打架),但老打不过。
今年国庆节我们又干了一件得罪同行的事(卸载手机预装软件)。
这个事儿和当年流氓软件一样,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一种侵害。我们只不过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不应该这么做。
当时没想到捅了马蜂窝,包括很多手机厂商(都反对)。
新京报:做之前团队应该有评估,应该预想到的。
周鸿祎:没仔细看。我们当时还做得比较谨慎,不是360一上来就自动把预装都干掉了。用户得自己主动进来找这个功能,还得点了好几次,才能删掉,而且得手工操作,如果不对预装软件痛恨的用户不一定会用这个功能。
我们确实没想到同行们都那么大的意见。
新京报:360也有预装,预装都是要花钱的。
周鸿祎:他们预装下去,已经收到钱了。手机到了用户手里,用户再把它卸掉无所谓。
是用户要干掉它,不是我
新京报:软件厂商的钱白花了,以后软件厂商就不会再在预装上花钱了。手机厂商当然不乐意。
周鸿祎:这就是我们的区别。我考虑的是用户要不要。
新京报:最近问过一个软件厂商,他说360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很没有道德。
周鸿祎:我们只是个工具。如果用户喜欢这个软件自然会留在手机里。如果用户不喜欢,自然会千方百计要把它干掉。
是用户要干掉它,不是我要干掉它。
新京报:本来用户没有途径卸载预装软件,你现在创造了这个途径。
周鸿祎:这个功能本身是没错的。
我还是那个观点,一个企业要成功还是得有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怎么对用户。
互联网里所有成功的企业,一定是用户利益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