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考虑接入除了腾讯自家财付通以外的任何第三方支付。两个巨头之间的战火隐约出现星星之火。
直到今年9月,阿里正式发布对外发布自家的社交工具“来往”,向微信直接叫板。特别是10月中下旬,马云开始通过“人民战争”的方式铁腕推动来往:阿里内部员工必须使用来往且外部(非阿里员工)好友数量必须大于100人,否则没有红包(年终奖)。
这场App战役中,阿里员工开始四处拉朋友加入来往,据说不少人甚至在来往上免费提供法律资讯、营销资讯、淘宝店铺诊断等服务,半夜陪聊到两三点。在疯狂的拉人攻势下,相关数据显示,10月21日一天,来往新增了524万用户。第三方数据称,来往近期用户环比增长率达到了154.55%。
生态圈之争
网易CEO丁磊曾向本报记者如此表示:“微信的一家独大,以及它的闭环特性,对其他互联网服务商来说,是件特别恐慌的事情。”
如丁磊所言,阿里也感到不安。在阿里力推“来往”及无线战略的一个内部高管会议上,陆兆禧不断强调危机感。“无线互联网的危机在于,我们只有那么一点点的空间和机会。” “在电商里面,阿里巴巴是泰坦尼克号,但我不知道这个冰山是不是已经撞到了。”
“互联网是无边界的行业,垄断是它的一个属性。在互联网生态圈的建设上依然遵循此规律。”IBM资深战略分析师王祺认为,从表面看,腾讯主要是圈用户,阿里则主要圈电商,但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二者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圈用户的腾讯为了帮助用户在自己的生态下达成一站式服务,就免不了去构建电商业务,而圈电商的阿里为了防止自己的流量不受用户其他行为的限制和牵制,也会考虑在电商之外构建自己的流量闭环。
面对O2O移动电商的红海,腾讯和阿里都想构建生态圈。
此前,腾讯电商执行副总裁宋旸曾向本报记者透露:腾讯“微购物”将会延续“微生活”的思路去做,利用微信和手机QQ的平台,给商家提供如下四个功能。
首先,通过微信的二维码扫描等功能,线下来店顾客不管是否购买,都会记录在线上系统;其次是数字化功能,比如:顾客关注线下某件衣服后,后台系统会推荐智能搭配,好比你身边有一个导购员一样;第三,客服功能,店面的店员们可以通过微客服功能,向顾客进行精准营销及服务;最后是支付功能,开通微支付可以一键下单和购买。
天猫副总裁王煜磊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阿里电商系标志性节日的双十一,今年将整合覆盖全国1000多个市县的3万家线下门店,通过天猫无线客户端将线下与线上全面打通。具体到产品则是天猫无线客户端、高德地图、新浪微博,以及新开发的来往;天猫还重点配合“来往”派发红包,借此带动来往的用户量与知名度。
除此之外,两大巨头在互联网金融上也纷纷跑马圈地。
日前,阿里凭借支付宝多年积淀的优势先后推出余额宝和信用支付业务。紧随其后,坐拥财付通与微信支付的腾讯亦联手华夏、南方、易方达、鹏华等基金业巨头打造微信理财。制图/张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