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事务所,因为律师行业对双方代理的禁止规则(律师不能同时代理被告与原告),可以令对手错失先机。”
显然,HTC在向高端转型的过程中首先遭遇的就是法律战,从欧洲到美国,竞争对手不断向HTC点燃专利战火。由于缺少对专利技术的积累,只能靠合作或购买专利技术进行对垒,一旦选择失利,HTC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随着竞争加剧,具有更强打击力度的“337调查”开始粉墨登场。对于“337”的涉案企业来说,一旦被裁决违反了第337条款,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发布相关产品的排除令和禁止进口令,这意味着涉案产品将彻底丧失进入美国市场的资格。
2011年8月,苹果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了关于HTC涉嫌专利侵权的申诉,随后ITC最终认同HTC侵犯了苹果iPhone的一项专利,并根据这一判决,从2012年4月19日起对HTC手机正式实施进口禁令。
对此,HTC表示:“新款手机采用了替代方案以避免专利案中涉及的侵权技术,相应产品在接受美国海关检查后逐步入美。”
然而,替代技术并未被苹果所认可,2012年6月6日彭博社消息显示,苹果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交强制执行申请,要求ITC下达紧急禁令,禁止HTC新手机和平板电脑进入美国。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苹果控诉的产品包括One X,One S,EVO 4G LTE,Flyer平板,基本包括了HTC在美国市场销售的一线产品。”
与苹果的战争还没有终止,另一老牌竞争对手诺基亚再次挑起战火,使用的法律武器同样是在知识产权领域最具杀伤力的——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
2012年5月,诺基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HTC、RIM和优派三家公司共侵犯了其45项专利,6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HTC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该公司生产的部分电子产品是否存在专利侵权行为。
这意味着,调查结果一旦成立,涉案产品将面临美国市场的全面关闭。
尽管HTC从未透露过其在全球各地区的营收,但根据多个分析师的分析,去年在美国的销售营收额大约占HTC一半的营收,占了HTC智能手机出货的40%。如果HTC在上述案件中败诉,HTC将失去一个很大的市场,令其业绩“雪上加霜”。
在强大的竞争对手三星、苹果、诺基亚面前,HTC显然还是一个刚刚成长起来的“小弟弟”,但却不得不领受这些对手们“老辣”的对付。
不过,对于接连发生的“337调查”,HTC的公关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既往案例已经证明,苹果对HTC发起的‘337调查’只涉及界面中的一个软件,HTC只需要做很小的改动就可以进入美国市场,而在此之前的海关检查也不过是例行检查,对HTC没有构成任何影响。”
对于诺基亚再次发起的“337调查”以及苹果申请的强制执行令,上述负责人表示,“由于案件仍处于进展过程中,没有授权不便回答。”
代工基因:缺少体系化的构建
欧洲市场失利,美国市场面临关闭,而正在发展起来的庞大的中国市场定位尚不清晰,HTC的转型正遭遇巨大挑战。
有意思的是,这种挑战并非来源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而是源自竞争对手直接利用法律武器切断了HTC在市场上的“供应权”。
代工起家的HTC,到底是哪里出现了缺撼?
竞争对手对HTC的评价是,“无论是在专利技术的创新和积淀方面,还是在未来战略方向的设计上,HTC都欠缺体系化的构建,而这种构建是需要时间才能完成的。”
业内人士则指出,苹果创立“硬件+软件+服务”的模式,三星打造垂直产业链的模式,都给业界留下了清晰而稳定的印象,这为其资源配置与战略方向的吻合做好了铺垫和伏笔,但HTC却没有给大家留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