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财经记者 刘洋
这里并非自然生成,如今却已蜚声世界,这里是中关村。
这里充斥着色调单一的T恤衫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与北京的另一极国贸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不拒绝西装革履,但这里的西装革履都在海龙和鼎好的一层匆匆来去,而真正的精气神则永远隐藏在那些多年难见变化的中分头和马尾辫里。
在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30年里,这里好像一个远离尘世的岛屿,不断制造和习惯着硅谷似的神奇。地产巨头和金融大鳄都为这里着迷,但那些满脑子数学和技术的人才是这里真正的主题。
对于历史,中关村只是一个误会。1953年10月,《中华地理志》在赶制一批加急的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由于失误而错印出“中关村”三字。从那时起,这片自明朝开始就因“中官”——太监聚居而被称为“中官屯”的地方,名称变更并延续至今。
对于中国,中关村却是一个理想。在拥有了世界上最高效的生产线之后,中国需要向世界证明她还有能力建成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和最完备的高新产业培育体系,还有能力从一个追随者变成一个领跑者。而中关村,承担的正是这样的角色。
初创时的3000家企业,如今所剩已不足百分之一。在这漫长而短暂的30年时间里,四通倒闭、百度崛起,后生联想收购了前辈Thinkpad,从站柜台开始的刘强东(大型网购平台京东商城的CEO)让电脑柜台越来越快地告别历史,太多震撼一时的故事最后都成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中关村本身也正在符号化。它再也不只是海龙、鼎好、科贸和太平洋,它再也不是只卖电脑配件和盗版光盘,它从高校与中科院的夹缝中挣脱,变成一个总面积232.52平方公里的高端产业功能区,散布在北京各处的创业园分别是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和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在中国总数多达4400万的企业名录中,中关村的2万家企业似乎不值一提。但2010年,这些企业的收入总和达到1.6万亿元,约为同期中国经济总量的5%。而且,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之中。
1月26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获得国务院批复。《规划纲要》提出,到 202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生物制药、新能源等2~3个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总收入达到10万亿元。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经济大国而不是创新大国。现在,全世界都在说全球经济重心正在向东亚转移。但如果没有卓越的创新能力支撑,这种转移要么不会发生,要么发生了也不会持久。”在接受《环球财经》记者采访时,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表示,“而中关村则是中国社会以创新为导向发展经济的物化表现,是中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面旗帜。”
阻击硅谷的科技符号
成长中的中关村,是硅谷最不能忽视的对手。
即便“实力派”的谷歌请来了“偶像派”的李开复,也没能在中国市场战胜备受争议的“体力派”百度。人人网先于Facebook成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社交网络,这让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扎克伯格被迫去思考自己在中国的角色定位。新浪借助微博再度崛起,也让“墙内”的中国网民暂时忘却了“墙外”的 Twitter。还有聪明绝顶的盖茨,他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化解微软在中国市场几十年如一日的一筹莫展。
在发达国家主导建立的全球分工体系中,几乎同时发迹的中国台湾新竹和印度班加罗尔早已分别在硬件和软件上成为了硅谷的后花园,只有中关村还在不停冲击着硅谷在全球的地位。即便是更独立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