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人员按旬和月进行资金收支分析,出现偏差及时调整,尽量控制收大于支的最佳状态,所以有效降低了项目成本。
6.例外管理原则。
不经常出现的问题称之“例外”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材料价格突然猛涨,超过了物价上涨指数,资金发生了失控现象等等。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可以采用科学系统的成本预测方法加以解决,根据市场随时变化的行情进行分析研究,在材料价格未暴涨之前把工程所需物料尽可能多进一些,以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7.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要使成本控制方法真正发挥及时有效的作用,必须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业务管理人员以及各施工队和生产班组都负有一定的成本控制责任,从而形成整个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网络。另外,各管理部门、施工单位、班组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还应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能自主决定费用的开支。最后,项目经理还要对各部门、各作业队及各班组进行定期的成本检查和考评,并与工资分配紧密挂钩,实行有奖有罚。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二、项目成本控制
1.材料控制
实践证明,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费用占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所以,材料成本的节约,也是降低项目成本的关键。在施工准备阶段按预算工程量及配合比先做出各种材料的用料计划,并把原材料的消耗率降到最低点。进料时选派可靠并富有经验的收料人进行把关,收料人不仅严把质量关,而且还严把进料数量关。针对这些不利工程成本降低的因素,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处理,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堆放料物的地方,为防止施工现场的车辆碾压入土造成材料浪费,采取了放料场地洒水压实的办法。为防止材料被盗,安排了专职警卫人员日夜值班。为了降低材料价格,首先在进料前安排专人到有关料源场地调查了解行情,然后对料源价格、质量、道路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用价格最低、运距最短,道路及场地最好的定为用料的料源,以节约材料的成本。另外,为提高模板及零部件利用率,我们定时发动管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开展义务大回收活动,把工程所用的料物根据工程进展顺序分类搬运并摆放整齐,以提高料物的使用和周转率;不用的料物回收到指定地点,避免影响场地的整洁,这样,为降低材料的成本起到积极的作用。
2.人工费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首先尽量控制施工人员的数量,尽量选择多面手的生产人员,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人员窝工怠工现象;二是采用多招用熟练的临时工,少用正式职工的办法。因为职工的工资+施工补助+夜班津贴+星期天加班等费用总和大于临时工支出的种费用,这也是降低成本的一项措施;三是执行本单位制定的奖罚制度,按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激励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尽量减少管理人员,以提高管理及生产工效来控制成本。
3.机械台班费控制
在施工中对工程所用的机械,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一是机械进场根据工程施工的计划安排及施工项目的先后顺序,用时提前3天进场,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增加机械的运转率,减少机械的闲置,这样对施工场地也好安排。同时,根据实际工程进展情况尽量减少机械的台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以节约机械调迁费和使用费;二是实行机械租赁制,这样做的好处是租施工机械费用低,买机械支出费用高,这种办法既实用又经济;三是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尽量用当地的网电作施工电源,不用发电机组发电,因为自发电的成本比网电的电费高;四是对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在开工前进行短期的培训,使之更加熟练、规范的操作。防止降低机械的利用率
。同时在施工准备阶段要求各种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维修并保养好机械,易损件提前备好,施工中能始终保持机械的完好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的效能。
三、结语
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工程成本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摸索总结经验,找到更好的更适合的成本控制方法,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经济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