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我市通过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经过总结与分析,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由于我们的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水平、专业素质(包括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以及配套法规机制建设等诸多因素尚待发展完善,全面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清单计价与招标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将面对不断出现的体制与技术难题,需不断探索目前条件下清单计价运行的合理途径,要通过工程实践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开拓思路,解放思想,坚持不懈地推进清单计价与招标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体会在目前条件下,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中,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要正确处理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引导与有效监管问题
有人认为,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招标既然是真正的市场化运作,政府主管部门就应该彻底减政放权,不要在实施监督管理。其实不然,在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进程中,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诸多关键环节,要加大工作力度,做到有效监管与科学引导有机结合,才能够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为其推广实施营造良好市场氛围。首先要加强宏观调控和法规建设,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工程担保制度,完善履约保证金制度及与清单计价相适应的招投标评标办法,建立协调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与准入清出机制,正确引导承发包各方“诚信计价,理性竞争”。第二,要加强对造价咨询机构及概预算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与执业监管,从执业主体角度确保清单计价工作的科学、严谨实施,为清单计价工作创造优质的专业服务环境。第三,要建立完善以国有投资为主要对象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备案监管机制,通过实施对工程量清单、拦标价、清单投标报价(中标合同价)、中间结算价、结算调整价、竣工结算价的备案工作,实施对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全过程动态监管。以充分掌握最直接的市场价格行情,建立完备的造价数据库,为各类典型工程市场成本价格水平的界定及企业定额体系的构建积累技术数据,创造基础条件。
(二)要加快构建实施企业定额的步伐,为在清单计价中实现科学有据的成本竞价创造条件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充分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科学计价方法,它最实际地反映了符合市场行情的工程实体消耗量及相关费用。采用清单计价编制的企业投标报价代表的是各施工企业的个别生产成本,是各施工企业通过自主报价参与市场竞争,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所以清单计价从本质上要求以企业定额为基础,实现个别成本计价。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们的施工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的企业定额,这就要求我们在清单计价开始实施的初期阶段,要科学利用现行通用定额来指导计价,分析投标报价的合理性。现行的通用预算定额、综合基价,其人、材、机耗量与工艺水平的取定是国家多年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各专业定额与综合基价,子目齐全且划分合理,对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实用性。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原则也是以现行“全国统一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特别是在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等方面,均与全统定额保持了统一与衔接。因此,现阶段各施工企业没有必要舍近求远重新构建全新的清耗量定额,客观上讲各施工企业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构建全系列企业定额的条件。较为科学实用的途径是,在各级造价管理机构的指导下,以通用定额为基础,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修改、调整定额含量及基价水平,补充完善缺项子目,通过各类典型工程的成本分析,确定企业实体消耗与通用定额之间的水平幅度差,为清单计价各分部分项工程综合单价的合理确定与投标竞价提供精确的计价依据。
在此基础上,通过在清单计价的工程实践中不断积累基础技术资料,完善企业成本分析与成本运营长效机制,各施工企业将会逐步构建起真正反映自身综合实力的企业定额体系,实现清单计价与竞价工作中的成本运营。
我市通过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成功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带动了全市清单计价与招标工作的全面推广实施。目前,全市在建项目大多已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施行,为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管理机构带来了一次管理机制上的历史性跨越。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抓住契机,不断实践,深入研究,扎实细致工作,理顺关系,创造条件,认真贯彻落实省建设厅“三项制度”,才能确保在较短时间内把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招标工作全面推入规范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