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预算作为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承包合同价的依据,同时也是作为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由此可见,施工图预算是确定承包合同价,结算工程价款的主要依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各设计阶段的造价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前者控制后者,后者补充前者,共同组成工程造价的控制系统。
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是一个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控制。在设计阶段,由于针对的是单体设计,是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又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使建设项目的模型显露出来,并使之可以实施。因此,这一阶段控制造价比较具体、直观,似乎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首先,在方案阶段,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对不合理的设计提出意见,从而达到控制造价,节约投资的目的。能否做好的优化工作,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建成后的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建成后的效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总造价。
其次,设计阶段是项目即将实施而未实施的阶段,为了避免施工阶段必要的修改,减少设计洽商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增加,应把设计做细、做深入。因为,设计的每一笔每一线都是需要投资来实现,所以在没有开工之前,把好设计关尤为重要,一旦设计阶段造价失控,〖JY〗就必将给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由于设计阶段毕竟是纸上谈兵,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因此,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结果出现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浓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有些项目甚至不要概算,概算审批走形式,造成三超现象严重。而该阶段的造价控制不只是表面意义上的控制估算、概算、预算,而其实际意义在于通过控制三算,达到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控制造价。
4总结
现在,有的业主往往为了赶周期、压低设计费,人为造成设计质量不高,结果到施工阶段给造价控制造成困难。据配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以下,但正是这少于百分之一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由此可见,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提高设计质量,对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提高设计质量,对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加快进度,高质优效地把工程建设好,降低工程成本也是大有益处的。
虽然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比在施工阶段的效果好得多,但它并不是无条件的,设计阶段控制造价依然需要主客观条件。没有条件就根本谈不上控制造价。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主观条件是:业主非常真诚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价,设计单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设计师而且还有非常精通造价业务的造价师。这样,、设计师、造价师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设计单位应有完善的造价控制系统,每一建设项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预算。
设计阶段控制造价的客观条件:国家要有相应的、明确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设计概算要有明确的规定,一定要有资质的单位和人才能编估算、概算、预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严格的概算审查制度和对编制单位、编制人员的审核检查制度。同时,要赋予造价师一定的权力,还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只有在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设计阶段控制造价才能实现,也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云江.市政工程定额与预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周直.崔新媛.公路工程造价原理与编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4]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