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利用更多的价格信息减少成本数据的误差影响。
5.市场状况。研究表明:造价中的变化因市场状况有偏差,在景气年份的造价要比在不景气年份中做的偏高。
(二)合理的降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现场考察、施工方案选择、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验收角度来合理降低成本。
1.进行细致的现场实地考场。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条件、劳动力资源等,要是进行国外工程,现场考察还要包括当地政局、税收政策、机具租赁、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不确定因素尽量减少。
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影响lT程估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编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时,套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都应与选定的施工方案相适应。
3.加强施工阶段管理。项目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虽然这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相对少些,但真正形成工程实体主要是在这一阶段。
(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工作一方面能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并在施工前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因图纸错误造成的返工,签证费用。
(2)审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降低造价。
(3)合理确定材料与设备价格。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设备费占很大的比重,约占总价直接费的70%,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
(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出现“质量后遗症”,增加工程量,提高工程成本。
(5)保证按时完工,减少工期延误损失。
4.竣工验收。首先,应该对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其次,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核。收集并保管好各种资料如各种变更单、工程技术资料设计人或监理人签证单等。在保证各种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进行lT程结算。
此外,我国应尽快完善各种法律和制度,改变目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局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职责分明,各司其责”管理体制,完善有关工程估价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估价企业的相关资格审核,淘汰那些执业行为不规范、业绩少、技术力贫乏、信誉差的企业,树立优秀的企业信誉。真正实现国家提出的对中介机构实施“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