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资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并尽可能使实际成本费用降到最低。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根本保证,关键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制度建立、完善与落实。
(1)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合理控制人工费。适当配置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项目经理部人员配置应面向施工项目现场,满足现场的计划与调度、技术与质量、成本与核算、劳务与物资、安全与文明施工的需要,不应设置与施工项目现场关系较少的非生产部门,确保现场管理人员精干、高效。
(2)建立、完善材料采购制度和规范材料收发料手续。由于材料是构成工程项目的主要成本,因此建立严格、完善的材料采购制度,规范仓库收发料手续,是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首先,采购制度除规定材料采购的流程、相关部门的职责、各种材料的规定和方式、采购员的报价请购、项目负责人的价格审批等规定外,还应规定采购的材料要向三家以上供应商询价、议价并列表比较,坚持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的办法,规定采购员报价请购时,须附上三家以上的书面报价比较表,以供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核。其次,公司对大宗材料要建立供应商档案,并在材料采购制度中加以明确选择供应商的条件,由质检、材料、财务等有关部门共同对合作过的供应商进行考核,对经济实力强、产品质量好、诚实及讲信誉的供应商进行归档备用,项目经理部大宗材料采购在同等质量及价格的情况下必须在已归档的供应商中选择,否则要作出详细的书面说明。同时,要制定材料物资管理规定,规范材料收发料手续。
(3)规范施工机械操作规程,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施工机械设备使用费是工程成本直接费用的主要组成部份之一,因此,规范施工机械操作规程,对维护施工机械设备完好,充分发挥使用效能,通过合理地组织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套使用,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效能和机械设备利用率,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