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机制。采购材料未做到货比三家,甚至有些采购人员为了捞取回扣获得不正当收入,高价购进伪劣商品,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增大了不应有的支出。特别在工程分包方面没有做到公开招标,存在暗箱操作。这些都不利于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
针对以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完善,降低项目成本,提高国有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1 实行全程成本管理和全员成本管理全程
成本管理,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事前预测、计划;事中控制、核算;事后考核、分析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全员成本管理,就是把项目成本目标落实到项目班子、项目成本员及全体职工中,使人人具有控制成本和促进降低成本的观念。
(1)做好成本预测,制定成本计划,确定成本控制目标。成本预测主要是根据各方面的信息、情报或意见,进行推断预测,预测时不但要考虑影响工程成本水平的有关因素,如:物价变化、劳动生产率、物价消耗指标、项目管理办公费用开支以及近期内其它工程实施情况、市场行情等,还应考虑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辅助工程费、临时设施费、成本失控的风险等费用的预测,以确定工、料、机及间接费的控制标准,从而确定目标成本。而成本计划是项目施工前应做的成本管理准备工作,是项目成本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此,每一工程项目做好成本预测后,首先要根据工程预算、成本预测规划好工程项目的耗费,制定成本计划,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及间接费等,并据以确定成本控制目标,争取目标利润。要按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月度成本计划和季度成本计划,使项目管理人员心中有数,心中有帐,消除盲目耗费和无计划支出,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先进的施工设计和合理的组织措施来减少成本支出,获取目标利润。其次要注意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财务人员可根据既定的目标成本实施财务上的控制和监督,对工程项目成本的形成和偏离成本目标的差异进行日常监控,确保每笔费用支出的真实、合理和须要,最终达到“产出”大于“投入”,“所得”大于“所费”。
(2)制定奖惩措施,落实项目成本责任制。制定成本控制目标,提出目标利润是一个总的奋斗目标,要控制目标成本、实现目标利润,还应把目标成本分解为责任成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具体落实到采购员、仓管员、施工员、工程量核算员以及每个班组的工人等都有相应的责任成本,形成各有关成本中心和成本控制网,由各责任部门进行日常控制、监督和指导,促使全体职工去实现各自的目标成本。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并坚持兑现,以便对成本进行全程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及维护公司制度的严肃性,使节约成本,提高效益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为。
(3)强化经济观念,树立全员经济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成本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公司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的企业文化,调动全体职工参加成本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大对全体职工包括项目管理人员到普通施工人员经济教育的力度,灌输经济意识,使全体职工深深认识到项目的成本效益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也与自己的经济命运紧密相连,将责任成本分解落实到各个班组、各个岗位及施工人员后,建立工资收入同产量及成本复合挂钩的分配制度,从而使职工把节约成本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任务。
2.2 引进激励机制,制定科学的承包方式
工程项目的绩效与项目经理个人的报酬挂钩,能最大限度地激发项目经理控制成本的热情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