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编写出成本分析报告和盈亏预测报告,以便公司和项目经理随时掌握项目的成本情况,采取有力措施,防止成本超支。
3.做好竣工结算
工程竣工后,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总成本结算,并写出完整的业绩报告,兑现经济责任。同时,还要根据项目成本管理各环节提供的资料,分析成本管理工作的得失,为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综合考虑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在整个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都需要正确处理好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
质量成本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成本的措施费用,与不合格品的数量成反比它是一条曲线,可以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使质量成本的费用降至最低。
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适当增加质量预防费用的支出,可以提高工程质量。杜绝事故的发生,其支出远小于因质量事故造成的损失,即可以获得很大的“隐性”效益。同样,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寻找最佳工期与成本的结合点,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点。在特殊的施工条件下,应对保证工期所支付措施费,与因延误工期造成的损失,进行比较,反复权衡。
工程竣工决算通过后,应按合同规定及时收回工程款,对追收欠款的责任,应包含在项目部的经济责任书中。
四、责、权、利并举
要建立明确有效的成本控制制度,推行标准化管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并举,把成本责任落实到各个岗位,落实到人,并通过签定经济责任书,明确“责、权、利”,使降低成本成为项目每个参与人员的自觉行动。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率。纪录的数据应有根有据,就不会出现盲目用经验进行控制所带来的失误,并能适时进行跟踪监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完成工程量、材料消耗、人力安排进行直接控制,及时修正施工中发生的问题,把成本的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对于积极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有重大贡献的项目部及个人,应合理考虑给予经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