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构成该项目工程量的一部分。加强项目管理,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努力挖潜,充分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项目变更签证同样重要。然而我省目前工程项目变更签证工作弱化,缺乏相应管理措施,造成相当一部分工程量额外流失。许多项目部开工前既未及时核对预算工程量,施工中又对过程发生的变更设计、产生的工程量差没有完整的基础资料,造成与甲方清算索赔、竣工计价都十分困难。同时往往项目结束后,工程结算迟迟完不了,致使财务结算工作滞后和不彻底,造成大量工程款收不回来,形成呆坏帐,也是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形成不良资产和潜亏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可比性,致使项目成本失真。
目前,我省建筑业绝大多数工程项目基本没有专人负责工程项目预算成本分析,或者压根就不做项目预算成本分析。同时,大多数建筑企业又没有制定出适合各自的特点的企业内部定额,实际工作中常常只能使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出台和颁布的预算编制办法和概预算定额为依据,进行成本核算,由于其脱离企业实际情况,同时又缺乏统一的科学核算尺度,结果必然是预算成本要么没有,要么不够真实,反映到项目工程成本核算成果中要么虚盈,要么虚亏,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收益,也更不能如实反映出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深度。
2 我们今后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2.1 科学编制责任成本预算和项目前期成本策划,建立并完善项目成本控制体系
编制和确立责任成本目标,就是首先要解决成本管理的依据。企业要制定一套符合市场实际的内部施工定额,用来结合已签订的工程项目合同、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材料市场价格等相关资料,编制项目责任成本计划和下达责任成本控制指标,用来作为对承包人进行承包指标考核的依据。工程中标后,企业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中标项目进行预算分析及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合同条款、中标预算、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内部管理水平以及施工技术条件,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制定公司内部的物资消耗定额、劳动定额、设备利用定额和费用控制定额等,综合测定项目的成本费用和未来经济效益。在此基础和前提下,确定项目承包人,并与之签订承包合同。然后由项目承包人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在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方案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基础上,认真编写项目实施成本策划,通过人工、材料、机械消耗等分析和制定节约措施后,制定项目部的现场目标成本,做到对项目的价格水平心中有数,确定项目内部整体和分部分项责任目标成本,作为项目承包人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
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所谓成本控制体系,即是指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各个管理层面和施工班组人员参与其中的成本管理网络系统,建立各级责任成本中心,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和中心都担负着一定的成本管理内容,并与各成本责任中心及管理人员签订责任成本合同。有效落实项目全员成本管理和控制责任指标,建立责任指标控制台帐,严格责任指标完成记录和过程考核。成本控制体系应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和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同时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成本管理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2.2 尽快制定适合建筑业特点的与价值量管理相配套的实物量管理的项目成本管理有效监控体系。
首先,建立健全项目材料管理体系。
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我们建筑业挖潜的主要经济效益源泉。可以这样说,一个企业材料管理的程度和深度也就是一个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程度和深度的体现。为此,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对材料消耗量的控制。首先根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