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质量、进度、市场等因素充分细化考虑到单价中的“动态价格”形式,所反映的是工程的个别成本;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必须充分考虑工期和质量对造价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工程“质”与“量”的紧密结合;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业主将承担工程量计算误差和设计变更造成的风险,施工企业将承担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以实行风险分担的原则。
基础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设计变更的审查
若在设计阶段变更,则只须修改图纸,其他费用尚未发生,损失有限;若在采购阶段变更,不仅需要修改图纸,而且设备、材料还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除上述费用外,已施工的工程还须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因此,设计变更是实施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的初期,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要先算账后变更。
要坚决杜绝内容不明,没有详图或具体使用部位,而只是增加材料用量的变更。 即使变更可能在技术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后所产生的效益与现场变更增加的费用和可能引起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决定。
(2)加大现场签证力度
一般来说,基础建设项目都实行监理负责制。作为进驻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首先要获得国际注册的执业资格总监及监理人员的配备要与招标投标的人员相符合。另外,监理人员要熟练掌握现场施工和管理,熟悉工程造价知识,对由施工单位填写的签证,一定要认真核实。
某市政管道开槽铺设工程,在预算编制时,沟槽开挖工作面按每侧1: 0.75 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按定额规定进行计算,但实际施工时,由于地质、施工方案等因素,沟槽开挖工作面每侧仅按1: 0.3 放坡系数考虑,沟槽底宽也比原来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土方开挖量及回填量都比原预算方量少了很多,如果监理人员不及时做好现场丈量签证工作,项目完工后实际结算时工程量则难以复查,只能按定额规定进行结算,从而造成造价费用的大大增加。
因此现场签证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十分必要,监理人员在过程控制中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造价控制意识。
(3)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
招投标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应放在规范招投标活动和招标方式的确定上,招标评标应实行合理低价中标。随着工程造价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全国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投标即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并提供工程量清单,投标人视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市场价格进行自主报价。
5. 基础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造价管理
基础建设项目后评价作为项目基本建设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基本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好建设项目后评估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为未来的新项目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宝贵的经验。
基础建设项目后评价可分为项目跟踪评价、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项目影响评价三种。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质量评价和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两方面。本文讨论的重点是经济效益评价。首先批准的概算是考核建设工程造价的依据,再分析时,可先对比整个项目的总概算,然后将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工器具费和其他工程费用逐一与竣工决算表中所提出的实际数据和相关资料及批准的概算、预算指标、实际的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竣工项目总造价是否超支,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节约和超支的内容与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6. 结论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是贯穿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