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高了些,但通过对两个项目最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并排出市场价格波动等影响因素后发现,第二个项目单方造价降低了30多元综合上面的原因,由于长期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直接后果是,“肥梁胖柱”、“多配钢筋,少动脑筋”,许多建设项目的资金白白被浪费,更谈不上考虑后期的运行成本,或者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控制项目工程造价。
按照“据西方一些国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是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以上”(摘自《工程造价控制》)的说法,那么说,在设计阶段虽然花了建设项目资金1%的设计费用问题,但能影响建设项目资金75%的机会没有利用好。长期如此,可见对我国的建设造成的浪费是多么大。
二、从源头上解决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设计单位概预算室的地位
确实提高设计单位概预算室的地位,把概预算部门作为设计方案确定的经济把关部门,工程造价人员全过程参与设计,具体审核该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经济上的要求,具体审核该审计方案是否合理安排资金,使有限的建设资金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效益。为此,该部门的人员应既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又具备各专业设计知识的人员组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院的概预算室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以提高产品价值为中心,对其各项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建筑设计中如何将工程项目的功能要求与投资有机结合,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既不单纯追求降低成本,也不片面追求提高功能,而是力求提高成本与功能的比值,获得最佳的设计方案,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相当成熟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许多国家的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经济方面的水平
作为工程设计人员,他们必须具备工程设计和建筑经济的基本知识,才能根据建设项目对资金的要求,结合项目的特点和行业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设计。为此,(1)应在大学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里设置一些经济方面的内容,(2)在设计人员的后期学习教育里以及在建筑注册工程师和结构注册工程师的业务考试中增设经济的内容。保证工程技术人员自始至终地学习合理安排建设资金的知识,设计人员的经济知识丰富了,在设计的每一个小节中就很自然地考虑造价控制问题。
(四)、工程设计招标,是解决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手段
可以说,我国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以来,施工的招投标工作取得很大的成绩,但设计的招投标工作则远远落后于施工。在部分采用招投标的设计项目中,对有限控制工程造价和合理利用项目资金方面发挥作用的也为数不多。
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其工程造价也是合理的。大力推行工程设计招标,通过招标选择优秀的设计,通过市场竞争提高设计质量的同时,也确保对建设项目资金的合理安排。因此,通过立法推行设计招标,是保证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力保障。
(五) 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我国控制“三超”的主要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不应随意更改设计,以保证造价的有效控制。限额设计并不是一味考虑节约投资,也决不是简单地将投资砍一刀,而是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实事求是,精心设计和保证设计科学性。为了保证限额设计能落到实处,在设计单位内部,首先要使设计与概算形成有机整体,克服相互脱节的状态。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经常检查本专业的工程费用,切实作好控制造价工作。改变目前设计过程中不算账,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