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遇与降低标价程度相挂钩。
3.1.2施工组织方案要做到优中选优
施工方案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施工方法时要进行多种可能方案的经济比较;②施工机械的选择要考虑机械的生产效率和运行费用;③要科学组合施工生产要素;④确定科学的施工顺序,加快施工进度,减少人工和机械的闲置,充分利用施工作业面,避免施工干扰,达到均衡连续作业;⑤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
3.2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实时监督
3.2.1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有效组合有限的工程资源
施工现场是指建筑产品的施工场地,是确定项目生产要素(即人力、工程物资、机械设备、临时设施)的各自空间位置。施工现场管理就是通过对项目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和安全运行来确保项目施工过程互不干扰、有序施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二次搬运费用,保证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3.2.2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体制,应遵循民主集中原则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建立。
施工项目经理部是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主体是施工项目经理部,施工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的主体是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及施工队全体施工人员,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便于形成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便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于大家共同为项目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3.2.3强化全员成本管理意识教育,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
一方面要通过学习培养员工成本意识,强化责任教育,另一方面完善相关责任制度,要把项目成本目标逐项分解并落实到项目班子、项目成本员及全体职工中,让其每一单项工程都有成本费用降低标准,每一项工作要制定费用标准,节奖超罚,用制度来完善员工素质的不足。通过对全体员工培训教育和制度的约束来达到人人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控制成本增长和促进成本降低的观念的目的。
总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技术的进步,建设工程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也日益规范化、系统化,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求一整套完善的成本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 周爱荣.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企业财务预算控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3(03)
[2] 郝星梅.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J].前沿.2006(07)
[3] 马凤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08,(4)
[4] 李静.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之我见[J].财会通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