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成本管理的需要,财会部门在会计制度框架下,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核算方法。一般的科目设置与核算流程,会计人员都比较熟悉,在此不再阐述,只着重叙述两点。一是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的原则,应以每一独立施工图预算所列的单位工程为依据,并结合施工现场条件和管理要求确定核算对象。防止过份简单而不能满足管理要求,也要防止过细化使会计人员埋头帐务处理而脱离现场实际。二是辅助生产、机械作业、应付工资、待摊费用、间接费用的分摊,依据原始记录分配记入不同的核算对象。
七、项目成本分析与考核
(一)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就是以会计核算提供的成本信息为依据,按照一定程序,运用科学方法,对目标成本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据以评价企业成本管理工作,并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经。成本分析,应随着工程的进展,动态的、多形式的开展。
成本分析的方法有差额分析、对比分析、因素分析、结构分析、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项目分析、综合成本分析、特定问题分析等。下面举例说明因素分析的应用。
从以上两表可以清楚的看到,成本增加的因素影响。注意的是分析不能是片面的,还要分析是否存在工期提前、施工难度比计划大、劳动市场价格提高等现象。
(二)成本考核。成本考核是对内部各部门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只考核其成本控制的成绩,在总的工作业绩考核中占一定分数。成本考核可分为阶段考核和完工考核两种,项目部应根据成本分析结果进行考核,考核完毕奖惩兑现,否则职工对成本控制就会失去信心。由于阶段考核存在一定假设性,正确程度有高有低。因此,在进行阶层成本奖罚时不防留有余地,然后再按照竣工结算后上级核定的奖金总额进行调整,多退少补。奖金水平高低的确定,也要充分考虑项目的规模和实力。
八、施工项目的造价管理
从上述观点来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项目成本的降低,除了控制成本支出之外,还必须增加工程结算收入,即节流与开源并重。因为,只有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节约支出,才能提高项目成本的降低水平。合同预算员要结合自己的成本责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一是工程量的计算要严格仔细,避免漏项,二是定额的套用要科学合理,三是要搞好变更与索赔抓住一切对企业有利的因素,采取科学合法的策略来实现结算收入的增加。
结尾:未来水电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争夺生存发展空间,而生存发展空间的争夺关键又在于企业的变革。因此,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出发,进行水电施工企业成本问题的探索、实践、创新是很有必要的,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方方面面,逐步解决它并作为推进水电施工企业的一项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