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标的方法,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者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
再次,推行限额设计和标准设计。限额设计是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的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管理,能克服设计概、预算本身的失控对工程造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另外推广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标准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也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因为标准设计大量使用标准构、配件,压缩现场工作量,可以有利整个工程造价的控制。
总之,设计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造价控制比较薄弱。加强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3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实行竞争机制。建筑工程在招投标上,应该实行市场竞争机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竞争可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提高。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体制下,实行有效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因为,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工程竞标方会努力的从质量、价格、交工期限等方面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尽可能的将竞争者挤出市场。因而,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可以迫使竞标单位降低成本,这样就有利工程投资方的成本控制,从而实现在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其次,实行价格机制。因为实行招投标的建筑工程项目,也会受到价格规律的制约。所以在招投标阶段,为了更有效的实现过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就应该遵循价格机制,以市场供求情况和价格规律为依据,实行招投标。通过制定合理的标的价格,能通过招标选择报价合理、社会信誉高的投标者为中标单位。在这样的机制下,投标者必然会努力降低投标价格,以最合理的价位实现中标。这样,无论从哪方面都可以实现降低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实现工程的造价的合理有效。
再次,还要进行标底的编制与审查,确保标底的编制的科学合理科学,标底价格的编制的科学合理科学。同时,要对标底进行严格的审查,检查标底是否真实可信,包括对标底计价的依据、价格的组成及标底相关费用的组成等。
2.4施工阶段工程的造价控制
众所周知,建筑建设工程的投资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在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投资消耗最多的时期,浪费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首先,在组织上,要在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从节约投资角度进行施工跟踪的人员,并进行任务和职能分工。并且要编制本阶段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
其次,在经济上,要编制对资金使用的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方法性的措施。同时要进行工程计量、复核付款账单等,并在施工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对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分析,出现偏差就立即整改。
再次,在技术上,要严格控制计划的变更,对变更计划部分进行科学审核。继续寻找通过设计挖潜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同时还要审核承包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与经济的分析。
2.5工程竣工验收及后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整个造价过程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是确定工程最终的实际造价,在造价控制中,要对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进行科学的审核,保证工程资金的合理科学利用。同时,还要实施建筑工程后评估的相关工作,通过统计预测、对比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评估,在工程最后阶段把好造价控制关。
3结束语
总之,要做好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工作,就必须实现动态的、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从工程的各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最终实现工程投资成本的效益最大化,确保工程的造价得到科学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 刘伊生.工程造价计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3 李慧明.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