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增多,对整体控制工程造价不利。建筑工程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能将其断裂进行单独的处理,而在施工阶段增加投资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尤为重要。
施工阶段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但是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难题也是最多的,例如实际施工材料与设计方案的规定不一,因天气原因耽误的施工工期,因预算不到位而造成的工程款项不到位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建筑进程以及质量,所以,须对整个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造价估测,以便在进行控制与管理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决策、合理的控制,特别在施工阶段要严密把关,遇到原材料价格的浮动、资金运转不畅、管理出现漏洞等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在这个关乎大局的施工阶段中一旦出现造价控制管理不力,就会导致整个建筑行业造价工程居高不下的局面。
2造价控制和管理在施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2.1价格浮动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工程项目的价格,即按预算定额规定的分部分项子目,逐项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确定直接工程费,然后按规定的取费标准确定措施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工程的价格在建国之初是由国家直接指导监控的,具有计划控制性,施工单位直接按照国家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规定的定额和有关取费标准制定,不存在价格浮动的问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前进,价格交给了市场进行调节,价格会随着供求关系而上下波动,出现了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的情况,市场价格决定着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同时工程项目的规模及对市场的需求也决定着市场价格,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所以,对于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尤为复杂,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去把握价格的规律,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对造价控制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持工程投资与工程生产能力的平衡。
2.2预算编制中的问题
准确的预算是报价决策的依据,是保证施工阶段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所以,如果在预算编制中出现漏洞或问题,就会直接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而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建筑行业中都存在复合标底评标法的“游戏规则”,再加上企业内部定额尚不完善等原因,使得预算编制中存在了以下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报价决策的准确性。例如,有的报价人员没有深入详细的勘察施工现场,对于设计方案能否顺利进行根本就是毫不知晓,更无从说要节约建设施工成本了;有些问题是出现在报价人员对地方资源可利用程度把握不准,对料源、料价的调查结果缺乏准确性,编制报价时不作对比分析而直接套用信息价,以致成本分析缺乏可靠基础,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上加难,更有甚者是对施工技术规范了解不细致,导致工程报价盲目偏离实际。这些问题都严重的阻碍了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进行。
2.3质量监控问题
质量是建筑行业的灵魂,没有过硬的质量就没有建筑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机会,所以,质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在这行业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声誉和形象。而在施工阶段中,对于质量监控工作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阶段就是把设计蓝图应用于实践的阶段,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和崩漏,所以,在这个关键的阶段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控制,不仅是要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严密的把关,因为由于质量监控不足而导致出现返工现象,同样会大大地增加了施工单位的财政支出和预算。
2.4法律纠纷问题
法律纠纷问题会导致施工阶段造价成本的急速剧增,因为在纠纷期间,既拖延了在规定工期内要完成的建筑项目工程,也增加了建筑单位因拖延工期而发生的赔偿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