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造价专业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造价资料积累的原则
造价资料的信息繁杂,资料多样,造价人员对造价资料的收集应遵循以下原则,对资料进行甄选、整理,有助于选别出好的样本,提高资料的可借鉴性。
1.准确性原则。对造价资料须辨别其真伪,提高可信度,使收集来的工程造价资料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如实地反映建设市场活动的变化,只有掌握真实、准确的工程造价资料,工程造价决策才能有可靠的依据。
2.全面性原则。造价资料应具有广泛的社会覆盖性,种类要全,数量要多,应收集整理完整的竣工决算资料,以反映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终成果,使工程造价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3.统一性原则。造价资料的收集、整理应做到规范化,标准化,各行业、各地区应区别不同专业工程做到:工程项目划分、设备材料目录及编码、表现形式、不同层次资料收集深度和计算口径的五统一,并与估算、概算、预算等有关规定相适应。
4.代表性原则。某一类造价资料的收集应是该类造价资料中有代表性的资料。
5.时效性原则。由于工程造价及工程建设的动态性,造价资料的收集应具有时效性,应注意及时更新。
五、工程造价资料的整理
收集的工程造价资料经过整理加工后才能作为有用的工程造价信息,可按以下方法进行调整:
1、资料的分类:①可以按照不同工程类型进行分类,如: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的造价资料。 ②可以按其不同阶段的项目资料分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竣工决算等的造价资料。 ③按照其组成特点,可分为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造价资料,同时也包括有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分部分项工程造价资料。
2、整理方法:①典型测算:当收集的造价资料离散性较大不便于使用统计方法时,可以在规定的条件下对典型工程进行测算;②统计方法:当造价资料一致性较好时,即从时间、标准、规模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测算出平均结果;③单项测算:对于特殊的项目,可以对某个单项按要求进行测算。
3、整理的手段:尽量采用计算机整理数据。目前在工程造价资料处理方面的计算机应用还很落后,应当大力发展工程造价应用软件,提高管理效率和标准化的程度。另外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的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提供资料,扩大收集的范围和提高传送的速度,并且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对资料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信息的发布。
六、结语
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各单位造价人员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收集、科学的整理、完善工程造价资料体系,才能促使各单位造价人员提高造价工作的质量,为各方提供更为可靠的投资参考信息,适应建筑市场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