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包括完成给定工程量全部费用的摊入。
每一种计价方法都需有基础性的定额,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计价方法的采用应当符合快速准确的报价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用合适的计价方法,从而计定合理的工程总造价,现就常用的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进行分析。
3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查的内容和具体思路分析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单价、取费是工程预结算组成的基本结构,预、结算审查正是要围绕量、价、费开展。认真进行工程量复查、在工程量准确查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审查单价套用是否合理、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是工程预结算审查所谓“三板斧”。工程预结算是设计成果、施工成果在经济上的缩影,量化反映工程所投入的各类资源的总和,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还原性,采取不同方法查算的结果非常接近,因此不同编制者间、编制者与审查者间如果存在较大的价值分歧,必然有一方是错误的。
重点审查差异较大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全面审核法或者重点审核法,以提高审查的效率和效果,具体步骤如下:
3.1预结算资料的收集
为了快捷系统地开展工程预、结算审查,必须全面收集工程预、结算资料,内容包括:收集初设图纸、施工图、标底、招标文件、招标答疑记要、中标通知书、中标单位的投标书、工程施工合同、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施工现场隐蔽验收记录、工程联系单、工程竣工图纸以及补充协议书、主要设备材料合格证及检(试)验记录、主要消耗性材料的化验报告。如果建设单位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体系,工程师、结算审查人员将很容易在档案室中找齐相关文件,否则要分别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催要,这时往往由于不同单位所提交的资料不是各方共同查实的最终版本而需要工程预、结算审查人员仔细甄别。为了避免“闭门造车”,在充分熟悉有关资料的前提下,工程预、结算审查人员一定要深入施工现场,熟悉工程状况。
3.2工程量的审查
工程量是工程资源投入的量化指标,也是审查工作的关键。在工程预、结算审查中对工程量复查不准,除影响到分部分项工程量的增加外,还会引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用等连锁反应,以至规费及整个项目工程造价的成比例膨胀,因此对工程量的审查是预结算审查的重中之重。
随着工程计价软件的广泛使用,施工单位转而采取巧立名目重复计算的方法故意扩大、虚报工程量,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往往也贪快求省造成工程量“高估冒算”,因此工程量的审查必须依据施工图、竣工图和工程量计算电子文档,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或造价咨询机构查算的工程量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审查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监理单位、造价咨询机构的专业作用,建设单位主要对变化幅度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量和合同外的工程量进行重点审查把关。
施工合同主要分固定总价合同和可调价合同,固定单位合同是可调价合同的重要形式。对于固定总价合同,如果发包单位不改变合同施工内容,合同价款就是承、发包双方最终结算价款,结算审查的工作量可大大降低,主要工作量集中在前期的预算(标底)编审;对于固定单位合同,结算工程量均以实际施工为准,则要对施工范围内的所有工程量进行全面审查。
具体的工程量审查方法包括:审查工程量计量单位是否与工程量清单设置吻合、单项工程内容是否与相应工程量清单所包含的内容相一致、是否按计价规范相应规则计算等。要注意按计算规则应扣除部位是否扣除,如楼地面工程孔洞、地沟所占面积是否扣除;墙体内圈梁、过梁等所占体积是否扣除。还要结合隐蔽工程签证等进行审查,例如实际土方开挖标高低于设计室外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