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程收入,但是工程验收和保修费用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验收费用更是与竣工验收工作的及时性有关。项目完工后不及时进行交工验收,一方面会加大管理费用开支,另一方面会影响工程尾款的结算和收取,再者会相应延长保修期,增加保修费用,潜在的责任风险也会加大。
2 将成本管理与质量、安全、工期等管理要求紧密联系起来
2.1 质量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要根据技术规范及业主要求以合理的质量成本取得较高的质量水平。既不能单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使用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也不能一味追求超设计的“过剩质量”。质量不足,会导致企业有形无形损失,在满足技术规范的条件下,质量的过剩,则意味着成本的上升,经济效益的降低。
2.2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企业应根据安全管理的需要投入相应的资金,做好预防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3 工期管理
施工工期受到内外部环境及合同条件的制约,企业应正确处理好工期与成本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增大项目成本,导致项目亏损,也不能因自身管理不善造成项目工期的拖延,加大项目各方面成本,影响企业的信誉。
2.4 合同管理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的,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容易让对方钻空子,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企业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尽可能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合同风险。
2.5 工程计量管理
施工企业按照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并经业主验收后,按合同约定向业主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在结算之前,工程计量人员必须和各部门进行认真全面的核对,互相补正以免漏项。还要及时发现是否存在中标额外需要业主签认的费用,如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设计变更的费用增加等,确保取得足额结算收入。
2.6 项目资金管理
目前施工企业要承建工程项目,从投标伊始到工程竣工都需投入大量的工程保证金、履约金,从效益角度出发,项目的利润就仅仅表现为财务报告中的收益,而且还必须是与现金流入密切相关的效益。只有这样看待成本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投入风险,实现真正的成本效益管理,提高企业通过经营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要增强项目管理人员的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加强工程计量和工程款的追收工作,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
2.7 劳务队伍管理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与以前相比,进度要求更快,工期要求更短,公路施工企业选择劳务队伍进行合作已是不争的事实。劳务队伍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项目经理部方方面面的工作,项目经理部必须加强对劳务队伍的管理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施工任务。首先,做好劳务队伍的选用工作,其次,做好劳务队伍的过程控制工作,不仅在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加强管理,还要严格按照双方协议规定结算、拨付工程款,严禁超付工程款行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 搞好过程监控工作
3.1 做好成本分析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执行过程中的不利偏差
项目的成本管理部门要及时做好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正确计算各阶段、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同时要按照责任预算考核要求,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到工程管理部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纠正偏差,以防止对后续施工造成不利影响或质量损失。
3.2 充分发挥财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指导作用
开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