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为控制资金成本而实施苛刻的管理,导致业务流程不畅,同样也会造成资源不会被充分利用,进而从另一方面增加了成本。阶段目标要与长远目标实现有机结合,为片面追求近期效益最大化而掠夺性地利用资源,同样会造成资源效率的下降。要降低管理成本,就必须重视计划职能的作用。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明确规定组织的运行结构、业务流程、协调方式、激励与控制手段。不重视计划职能的作用,就会导致随机行事、事后控制的局面。有的施工企业不顾自身实力,盲目扩张布局或投资担保,到处开办区域公司或兴办实业、开发地产。
信息成本。企业发展使用企业的组织结构日渐复杂,一般由直线式管理逐步演化成事业部制结构、矩阵式结构,信息沟通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与管理手段的进步而进步。从整体来看,由于现代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量呈逐渐增长趋势,如不优化沟通渠道,信息沟通成本必然迅速增长。某施工企业的一个单位就因邮寄的一包新定额标准丢失,与业主结算时不知道有新标准,还按老标准,结果给该企业造成损失590多万元。不仅如此,有一些项目部远离上级主管单位,山高皇帝远,内部管理出现混乱,却不能被及时发现制止,直至惹出麻烦,砸了公司的牌子(江苏就有家特级资质企业,因规模扩张太快加之传统管理方式不足以应对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造成项目管理失控、资金调度与回收告急仅2004年就打了100多个官司,差一点使企业关门)。据调查,上下级之间缺乏快速、畅通的沟通渠道,造成管理不到位,是出现上述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简化信息处理流程亦很重要。企业与外部市场密切接触,来源于外部市场的信息很多,一方面要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对信息垃圾迅速果断处理掉。
安全成本。现在,工地上死亡一个人的处理费用有时可以消耗施工企业一年的利润,除了经济责任,行政、刑事责任的风险也很大。一个项目出事了,可能影响一个公司,一个公司的事,可能影响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市场的信誉,如果被剥夺了投标(铁道部就规定:在铁路建设市场如果出了重大事故,限定该企业在半年或一年内不允许投标)的机会,那反过来又影响一个企业几百乃至几万人的生活问题。一个事故始终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破坏性。不仅如此,去年7月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监管暂行办法》。该办法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动态监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暂扣期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不得承揽新的工程项目。发生问题或事故的工程项目停工整改,经工程所在地有关建设主管部门核查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被吊销后,自吊销决定作出之日起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及以上未被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评选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个人、文明工地、优质工程等时可以优先考虑,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监督管理时采取有关优惠政策措施。
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2005年后人身损害的赔偿数额较以往大幅上升,在深圳等城市只要有稳定收入,居住一年以上的劳务工,均将被认定为居民,其发生人身损害的,仅死亡赔偿金和精神赔偿可达70余万。还有企业在半年或一年内不允许投标,施工企业又有几个能顶住一年颗粒无收呢?
运营成本。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注意找到对的内部员工、对的外部顾问、对的供应商、对的分包商……等等不同角色的商务伙伴,一次把事做对才是最节省的。为节省人事成本,以较低薪资聘用不合格的人处理事务,结果不仅得花两倍的时间复核,更可能丢掉合约,往往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