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CI专家曾经概括出一个公式: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形象力就是企业的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力。企业形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为CIS,即企业识别体系。它由三部分组成:企业理念识别(简称MI)、企业行为识别(BI)、企业视觉识别(VI)。施工企业的MI反映了企业发展的历史、宗旨和目标,是企业高层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的体现;施工企业的BI制定了企业的行为规范、准则和制度,涉及企业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施工企业的VI则是企业形象的对外展示,其中施工现场的标志识别系统包括现场的围墙、大门、办公室、各种宣传标牌、广告语、机械设备、人员的服装等等,都必须形成统一、规范、醒目的标识,相当于在业主和社会面前所作的实际、逼真的广告。
企业形象系统必须经过统一的规划和设计,从内容、形式以及标志、色彩都应该充分体现企业的发展、成就、精神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企业的发展,企业形象系统还将随之更新和完善。
2·7 保证优质服务
信誉和品牌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因而认真履行合同条款,恪守承诺,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建立稳定的客户网络至关重要。在工程竣工后,必须建立业主档案,制定用户投诉、工程回访和保修制度。保证优质的服务,企业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综上所述,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在于企业的宏观洞察力和战略决策力。然而,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企业战略管理往往被忽视,而最为薄弱的环节则是企业决策能力的研究。实际上,我国施工企业的决策能力主要依赖企业领导者的经验和决策水平,致使决策失误时有发生,轻则造成企业经济损失,重则导致企业破产,无法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
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基于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全面分析和科学预测,其管理和决策依据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知识的支持,仅依靠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无法完成。这也是长期以来企业战略管理被忽视,企业决策水平落后的关键所在。所以,综合应用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网络及现代化通讯等高新技术,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企业决策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是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
3 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是针对上述战略管理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收集、管理和分析的自动化,信息理解、战略决策与预测的智能化。
根据上述企业战略管理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其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分析系统:
企业综合效益前景分析系统;
企业综合经营成本分析系统;
综合市场分析系统;
客户关系分析系统;
企业经营方针和目标分析系统;
企业资源需求分析系统;
工程项目综合效益分析系统;
工程项目综合管理分析系统。
这些分析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和历史数据,即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化为基础,其核心是信息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分析,从中发现某些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成为决策支持的新型应用领域。
3·1 基于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挖掘DM(DataMining),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DD(KnowledgeDiscoveryinDatabase),[5][6]是智能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综合了统计学、并行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和数据库技术,是指从大型数据库的庞大历史数据中提取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供决策支持系统使用。在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中,知识库中的知识和规则是由专家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