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0/4/20 10:09:48 |  5857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质量优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从此,我国的许多大中型项目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带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度等。与此同时,项目管理已从最初的国防航天领域迅速发展到目前的电子、通信、计算机、软件开发、建筑业、制造业、金融业等行业甚至政府机构。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这个法律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项目管理,尤其是在施工项目管理方面20年来已取得重要进展,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在这个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

  我国对于风险问题的研究是从风险决策开始的,起步很晚。“风险”一词是在1980年首次由周士富提出的,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前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是相适应的。1991年,顾昌耀和邱苑华在《航空学报》上首次将嫡扩展到复数并且用于风险决策研究。十多年来,我国有关风险分析、风险决策的论著已经有一些,但是讨论项目风险的著作并不多,讨论项目风险管理的则更少。从出版的著作和发表的论文方面看,我国的项目风险管理着重于项目进度、费用的控制,这主要是从引进国外的网络计划技术开始的。由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倡导,于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网络计划技术方面进行研究,并在一些部门进行了试点应用,华罗庚教授将网络计划技术概括为统筹法,后来也有人称之为统筹学。同时,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积极倡导科学管理,并把计划协调技术应用于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项目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开发的软件和应用方面来看,各高校的管理学院、计算技术所、北京梦龙科技开发公司、大连同洲电脑有限公司(中日合资)等单位都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开发过一些软件,但是主要是采用计划协调技术而没有针对项目风险。项目风险分析在我国也曾经应用于实践,如三峡工程项目、上海地铁建设项目、大亚湾核电站项目等。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的综述可以看出: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应用,与西方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都有很大差距,我国的水平仍然处于引进、吸收和消化阶段。为了尽快缩小国内外差距并力争有所突破和创新,不仅要求我国的项目经理们提出一系列直接针对现实项目风险问题的对策,也要求经济管理科学工作者们提出一整套有利于理解现实问题、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同时还要对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细致的实证分析,用丰富详实的经验材料对各种理论的科学性和各种方法的有效性做出检验,并不断的拓宽应用范围,这些都是摆在我国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些艰巨的任务。

  二、现代项目风险管理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加强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虽然风险管理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类的生存活动,但是作为系统的科学方法,则产生于本世纪初的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衰竭,因此提出了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1929-1933年美国卷入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风险管理问题成为许多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1931年,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1932年成立纽约保险经纪人协会,由纽约几家大公司组织定期的讨论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该协会的成立标志着风险管理学科的兴起。但是,风险管理真正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引起足够重视而得到推广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企业界发生了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