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洪水、地震、火灾、台风、雷电等不可抗拒自然力。
4. 管理风险。它是指由于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职能与管理对象(例如管理组织、领导素质、管理计划)等因素的变化,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
5.技术风险。它是指由于与工程项目建设相关的技术因素(例如工程设计的质量水平、设备的功能指标、各项说明书文件编制水平等)的变化,而给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风险。
6. 质量风险。倘若某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或衔接不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进度,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质量风险控制是工程建设中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五、发展我国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对策
1. 加强合同的风险管理。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研究合同的每一项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其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适当选择计价式合同形式,可以降低工程的合同风险。
2. 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风险管理的核心就是采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合理分配风险、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采用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工程风险管理,并且尽量避免行政干预。
3.规范资本运作,确保资产安全运营。
4. 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工程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信息,
5.减轻风险:主要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
6.预防风险:通常有有形或无形手段。有形手段即以工程技术为手段,消除物质性风险威胁;无形手段有教育法和程序法。
7.转移风险:在风险事故发生时将部分损失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转移风险。
8.加强风险的预控和预警工作。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和动态,捕捉风险的前奏信号,以便更好的准备和采取有效的风险对策,以对抗可能发生的风险。
9.在风险发生阶段,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风险的影响,这是降低损失,防范风险的有效办法。
10.在风险状态下,依然必须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如迅速恢复生产,按原计划保证完成预期的目标,以防止工程中断和成本超支,唯有如此才能有机会对已发生和还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良好的控制,并争取获得风险赔偿,如向保险单位、风险责任者提出索赔,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的损失。
由于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因素,风险管理正成为工程项目管理日益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筑工程由于其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生产的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施工不确定的因素,受到天气、地质条件、市场材料等的影响大,因此比一般产品生产具有更大风险,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减小或者避免损失,因此进行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的来说在事前,应加强风险的分析识别,选择适宜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事中,加强合同管理和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消除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在事后,积极采用措施减少损失,做好信息反馈,积累经验,提高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