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必需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生产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制定合理经济的设计方案。
2.2 对员工实行奖惩制度 制定较为详细的、操作性较强的奖惩
方案,奖励那些设计方案优秀、工程造价节省的设计,处罚那些因设计浪费而造成经济损失的设计,促使设计方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功能不降低的情况下采取新方案、新工艺、新设备,从承担工程静态总投资的节约额中计提一定比例的金额进行奖励,进而提高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控制意识,把技术和经济统一起来。
2.3 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当前,进行设计投标和设计委托时,在招标文件和委托合同里都有投资金额,但在工程设计时,设计师最关心的是面积、层数、功能等指标。因此,应建立起完整的限额设计管理方法,认真编程工程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基础上,把施工图预算的价格严格限制在设计概算以内。同时,改革现行的设计费用计取方法,采用节约资金激励方法,激发设计人员降低工程造价的主动性,从设计上降低工程造价。
3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往往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以及多变的影响因素,工程实施阶段总会出项一些不必要的费用。因此,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在工程施工阶段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和监督职能。
3.1 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及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跟踪与管理
随着我国加入 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进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杜绝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影响工程质量从而影响工程造价。
3.2 有效控制工程变更和现场经济签证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时不可避免的,但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为防止在施工图设计中产生漏洞,除在审核时把关外,还应在甲乙方的图纸会审、设计院的技术咨询中消除。总之,应消灭在开工之前。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的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为此,必需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尤其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更要用先算帐后变更的办法解决,使工程进行得到有效控制。
3.3 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项目建设目标的理想状态是同时达到最短工期、最低造价和最高质量,但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由项目的三大目标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制定项目建设目标时,应该先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实施求是的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衡量准则,经过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制定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
4 结束语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作为建设方应采取系统综合的方法对建设全过程控制,杜绝“三超”现象,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能够使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