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
4.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的控制该按批准的投资额度,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但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5.现行工程建设的设计与招投标制度管理中存在漏洞。限额设计未能得到全面推行,设计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监督,建设单位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促使设计单位去精心设计和限额设计,大量的工程项目没有推行设计招标,没有去优选设计方案。不少设计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片面追求设计的工作量和经济效益,缺乏精品意识。同时,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下,一些承发包单位在编制标底或投标报价时,故意压低或抬高工程预算造价,使一部分工程项目的造价偏离了正常的社会平均水平。
6.预算管理人员素质较差,本位主义思想及小团体利益严重,致使建设工程项目在结算中出现:
(1)施工队伍选用把关不严,不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明知个别施工单位没有资质或资质不合格还安排工程项目,致使结算时出现一些扯皮现象。
(2)缺乏专业知识,在施工现场随意表态,致使隐蔽工程在结算时出现许多难以处理的问题。
(3)建设单位录用了挂靠其他企业牌子吃饭的个体承包户,使无资质施工单位高取费。
(4)站在施工单位立场上,出现了施工现场资料失真。
(5)有的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预算定额和有关文件规定不熟悉,本应预算定额中包含的工程内容也给予签证,而施工中需要书面签证的反而不签,直到结算时随意补签。有的现场管理人员签证任由施工单位自己填写,现场监督走过场,即不调查也不核实,只管签字。还有的隐蔽签证,建设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在事后补签字,完全靠回忆。
三、加强项目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要使建设工程造价预算得到合理确定,有所控制,就必须在基本建设领域全方位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
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加强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
(1)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的监督。为协调好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关系,建设单位需委派一名熟悉施工专业知识和预(结)算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甲方代表监督施工合同的执行,及时协助监理处理日常事务、向建设单位领导汇报工作,对监理的签证进行现场监督,并且现场搜集资料,为日后的结算打下基础。甲方代表对单位基建主管部门领导负责,定期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工作,所做出的签证经主管部门领导签字认可。(2)内部审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