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不同材料短期和中期走向,在参照价格信息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在建设生产中。
4 控制工程变更,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4.1由于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包含内容多、涉及的专业面广,项目建设期间必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如出现工程量变化、施工进度变化、工程建设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建设方和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问题。即使事先控制做得很好,也不可能事事都预见得到,它贯穿于工程实施全过程,实施本身也是对项目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过程。工程变更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加强控制工程变更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随意变更经批准的设计图纸,不随意增加项目,不随意提高设计标准。从对项目目标的影响来说,有些变更是对原项目目标的优化,有些虽然对投资、工期等产生影响,但不变更可能无法实施,变更则可避免更大的损失。所以在项目实施前要制定《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要求所有变更不得影响工期、不得超出造价指标,按照“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规定,按规定的程序完成变更审批后再进行施工。每项变更都要经过监理、业主层层审核并签署意见。这虽然对提高变更决策科学性比较有利,但有时现场会出现停工等候变更令的现象,可能出现对变更的成本控制与现场进度之间的矛盾。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如不立即实施,可能严重影响项目进度或安全的,可以先批准实施后进行经济评估;二是不影响项目进度的关键线路且变更金额较大的,须按审批流程,考虑技术、经济因素后决定是否变更,审批时限需明确。如因业主审批造成延误,则工期顺延或赔偿损失;三是对金额较小的变更(须在变更管理办法中明确金额),可由业主驻现场管理人员和监理公司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对业主和监理公司来说,只要工程变更不是合理和必须的,就应该否定,不予执行。所以,从工程变更的审查、管理过程中,应本着控制投资、保证质量、加快进度、提高效益的原则,从全局考虑,确定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要贯彻分级审批和互相监督的审查原则,加强变更工程的可行性和评审工作。
4.2应建立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明确工程、造价等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签证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办理工程签证要及时,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
5 做好反索赔工作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索赔事件随处可见,而反索赔的事件却不多,许多建设单位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应对施工单位的索赔,而常常忽视了反索赔条款的应用。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中明确指出索赔是双向的,既包括承包人向发包人的索赔,也可包括发包人向承包人的索赔,施工单位由于措施不当,延误了承诺的工期;交叉作业中,因一方原因妨碍了另一方正常的工作程序,或因为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不文明施工等情况损坏了工程成品,建设单位均可就此进行反索赔。做好反索赔工作,需要有充分有力的证据,并利用监理的作用,保存好现场工程图片和现场记录等原始资料。
6 控制工程款的动态结算
建筑安装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包括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和其它双方约定的结算方式等。工程款结算方式的不同,对工程成本支出数额也有较大影响。从建设单位的角度来说,工程款越向后支付越有利;但承包方(施工单位)也有可能因为自身垫资或融资能力有限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项目建设单位也要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恰当地把工程款的支付数额紧密的与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合理的降低成本。
7结语
以上阐述了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六个方面缺一不可,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价格形成的机制有其固有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因此我们要根据其特点和运行规律,联系实际,认真做好建设工程的价格计算和控制,各方均提高竞争力,有效地控制成本,保证能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