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

2009/12/22 8:41:15 |  2670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据,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步明确工程项目的结算方式,合同价变更的规定,材料、设备的供应方式,分包工程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避免“低报价、高索赔”的发生;提醒业主注意建设工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业主要求的建设工期往往比正常工期大大压缩,应让业主认识到加快施工进度来缩短工期,会增加人力或机械设备及高费用。从而增加工程造价。所以,与合理工期相比。延长和缩短工期都会增加造价。

  3.4 施工阶段的工程建设控制

  3.4.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为控制工程造价,每一建设工程都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施工现场的良好管理,施工中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尤其基础设施工程在以下方面,更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施工方式的采用。是机械挖土,还是人工挖土? 二、施工机械的选用。是挖掘机还是推土机?三、地下水位情况。是否需要降水? 是需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还是采用大口径井点降水?四、挖、运、回填地土、石方的运距。确定土源及余土外运的具体地点。这些内容影响工程造价的比重很大,应统筹兼顾,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论证。

  3.4.2 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设计如有变更,一是尽量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必然会造成浪费;二是应尽量提前变更,因为变更越早,损失越少;三是在每一变更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如果变更后工程造价突破总概算,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切实防止通过变更设计增加设计内容,提高设计标准,提高工程造价的事情发生。

  3.4.3 严把工程结算关

  工程结算将决定建设项目工程成本,最终确定工程造价。目前,建设工程结算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高估冒算现象比较普遍;建设单位片面压价,侵犯施工单位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竞相开展的工程预、结算审查的机构混乱,造成工程结算关口把关不严,导致国家建设资金损失浪费严重。治理整顿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查市场.统一管理,规范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查行为,已追在眉睫。

  3.4.4 完备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

  隐蔽工程是随施工过程的进展而发生,并在工程结算中很难掌握的项目。在基础设摊工程上.隐蔽工程占工程造价的比重很大。因建成后路面以下部分全不在视野之内,对此,如果缺乏完备的现场签证工作,势必增加工程结算中的难度。为此,应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每一隐蔽工程签证,建立完备的隐蔽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变事后被动控制为事先主动控制工程造价。

  3.5 结算审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和改革趋势来看, 工程造价(结算)的审计阶段最终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负责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但就目前来看.工程造价(结算)的审计阶段还将存在一段时间。在此阶段,造价审计人员必须依据国家在一定时期所颁布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并且通过审计监督,保证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并对审计的工程造价文件质量负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审计人员必须恪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秉公办事=必须熟悉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必须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的业务水平。为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把好最后一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周期全过程,与基本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紧密相联,每一个阶段的造价控制对工程项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存在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有力地控制工程造价,减少建设资金的浪费,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且又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建设项目自身特点的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程序与方法。采取技术与经济相合的科学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建设的总投资,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