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发生、变化情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不断修正项目的工程造价,从而实现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要有效实现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控制好项目各种要素变动所造成的工程造价的变化以及开展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大控制。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确定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对象。在确定造价控制的对象工作中,要认真分析一个项目活动在整个建设项目全过包含的各个步骤以及与其他项目活动的相关陛,在分析过程中,必须考虑整个项目造价控制的要求、拟采用的承发包方式和合同的形式等事项。在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还要综合考虑项目实施的阶段和具体进展情况。
(2)收集整理受控项目的相关信息和依据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信息和依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和计划。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批文、设计任务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图、扩大初步设计图、项目概算等涉及项目工程造价的技术经济信息和依据。项
2)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实际绩效报告。
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标准和要求。
4)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调整依据。
5)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预测结果。
6)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关于项目和项目活动本身的各种信息、项目所需资源方面的信息、项目所需资源的市场和价格信息等。
(3)确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标准和要求
建设项目活动的造价控制标准和要求是建设项目活动造价控制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必须依据整个建设项目的计划和控制目标来制定并且是处于受控状态的一系列具体的指标和要求,这种标准既不能定得过高而造成建设项目总造价的超支,也不能定得过低而使相应项目活动的开展缺少必要的资源从而导致偷工减料、隐藏安全隐患等影响建设项目质量的问题。
(4)制订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实施方法和程序
由于建设项目的独特性,各个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往往不同,建设项目的参与者更是干差万别,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开展必须依靠符合特定项目特点的方法和程序,这些控制方法和程序制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价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在制订工程造价控制方法和程序时,必须要考虑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形式、管理方法、国家政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资源配置状况等因素,确保制订的造价控制实施方法和程序便于操作、高效有序。
(5)开展项目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这项工作的任务是:度量和预测项目工程造价的变化,分析和发现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出现的偏差及产生原因,采取纠偏措施防止项目工程造价超过预算,其主要内容如下:
a.编制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绩效报告。
b.分析和改善项目活动方法与过程。
c.改进和提高项目活动的资源配置效果。
6、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的管理与控制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的管理与控制属事后控制的范畴,对于一个特定的项目活动而言,结算的管理与控制是全过程控制的最后一环,如果这一环不能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其体现的项目工程造价一般是无法再予以调整的,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管理和控制好这一环节的工作。
1)组建由项目业主代表、项目业主现场代表、监理单位、承包商等组成结算团队。
2)制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计划,明确计划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要求。
3)依据项目特点制定适合特定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结算的必要程序和方法。
4)
在结算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图象资料与现场实物的核对,确保竣工结算是对整个项目工程实际造价的真实反映。
5)所有结算工作的实施应以承包合同为基础依据,同时,结算造价的计算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财税制度进行,要严防为降低项目工程结算造价而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发生。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不断更新,可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实施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仍不失为一种比较有效的技术方法。尽管要切实有效地实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尚需具备一定的制度条件和高素质的人员条件,但是,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控制中贯彻全过程控制的方法和理念,并结合全风险造价管理技术和全团队造价管理技术等其他先进的造价管理技术,一定会使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