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结算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对总造价进行分解,分析。如,将工程签证、设计变更的部分剔除出来,再与剩余的造价进行比较,得到签证及设计变更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经多个工程分析后,可以得签证及设计的原因,以及相对的比例,就可以制定一个相当准确的控制率,为下一个项目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
只有对每一个施工项目进行了详细而准确的成本数据的记录和汇总,才能形成公司自己的施工成本预测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关键的成本指标,对成本数据库进行不断的补充完善,并最终形成项目的“成本数据库”。通过“成本数据库”的建立,所有项目的关键成本数据都将被保存下来,并对未来业务的开展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成本数据库”的建立充分体现“知识管理”的思想,使知识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很好的沉淀下来,不因人员流动而流失,使成本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2.4 利用建筑工程项目范围因素分析来控制成本
范围的概念包含两方面,一个是产品范围,即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另一个是项目范围,即为交付具有规定特征和功能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完成的工作。t
如案例S是一旧城区拆迁改建建筑群,该项目合同价为28908.19万元,为施工总承包合同。在案例项目的项目范围应包括:主体工程、地基与基础部分(含基坑开挖支护)、装修工程(含二次装修)、安装工程。
范围管理的另一个重要过程是范围变更控制,针对案例可得出的经验:成本管理要重视范围管理,设计文件(包括勘查设计资料)要准确详尽,招标范围要完整,在实施后避免出现大量的变更和费用的增加;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变更,要采用技术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在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与经济方案的经济性方面进行审核把关,严格控制所发生的费用;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存在于工程成本确定的全过程,工程成本的确定过程也就是工程成本的控制过程,不仅仅对施工阶段实施成本控制,成本管理范围应包括项目前期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等项目实施全过程。
除了上述的项目成本控制方法之外,我们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还有基于ABC的项目成本控制,即以作业为基础,对各种主要的作业费用采用不同的作业费用分配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而且为了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我们还应该:建立规范的、统一的、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模式;从质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从工期成本控制上效益;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加强材料管理;抓好成本预测,预控,认真履行经济合同等。
总之, 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 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 促进企业不断挖潜, 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