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厉害”。我历来对所谓的关系不放在眼里,认为只要自己为公司利益着想,“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为己任,就是对的。殊不知,错与对本身就没有一个定数,在不同人的眼里,同一件事情的错对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书本上的理论永远都是理论,要运用得好,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就好像牛顿力学,似乎天经地义,但其实必须在速度小于光速的条件下才成立。
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父亲和兄弟三人主掌董事会,兄弟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而看似股份最小的父亲,却实际上控制着兄弟三人的决策方向,为了加强自己的力量,老大和老二都尽力拉拢公司的元老。元老们倒也自得其乐,从董事们的争斗中获得利益。老三看在眼里,却毫无办法。我们那时常说,这公司迟早要分家的。但是,只要有老头子在,就分不掉,因为他知道,一旦分家,这一个国内最大的出口生产商,就意味着彻底走向没落。因此他说过“除非我死,。。。。。”
他们幸福吗?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作为空降兵的我们,一点都不幸福。
第四、你真的理解什么是BPR吗?BPR中文翻译过来是流程变革的意思,但流程变革绝不能仅仅发生在某一个部门,既然制造型企业本身就是一环紧扣一环的,那么当一个部门的流程发生变化时,势必引发另一个部门相对应的流程变化,大家都在一个工厂里,当你这边红红火火的推出一个网络系统的时候,那边的人是一个什么滋味?更何况,发生流程变革的还是物流中心这样一个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部门。
当我们的ERP系统强行的将采购、成品仓拉入进来的时候,就为今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为了满足财务按单计算成本的要求,采购和成品的数据不得不加入到系统中来。使得这一个系统突然间增加了巨大的数据量和工作协调难度。由于涉及到的人员过多,加上操作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使得系统培训和现场维护的工作量增大,在不受我管辖的采购部门爆发了多人拒绝使用系统的事件,最后在老板的强压下,采取了妥协的方式处理,然而这样的没有完全按照系统要求进行数据录入的结果就是加大了最后输出数据统计的难度,我不得不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在每个月末协助财务对数据进行系统外处理,“输进的是垃圾,输出的也是垃圾”。而这点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因为加大了输单的工作量,使得本来对生产部颇有抱怨的采购员们,将怨气撒在了信息人员身上,并且使得他们加入了生产部一起反对系统的使用。
这给CIO和实施顾问的经验就是,不要认为按阶段实施ERP模块是一个多么好的主意,实施ERP时,就像下棋,走一步就要想到后面三步,对单独实施某一个模块可能引发的企业协同问题要有足够的考虑,必须建立模型来分析可能对企业其他部门流程带来的影响,要做好足够的风险应对计划,抵御这种影响所带来的对系统本身顺利实施以及信息人员信心和工作激情的冲击。
第五、对团队的关心不够。离开公司的两年来,我以前的下属也纷纷离开了公司,偶尔聊起天来,他们还是很感激我对他们的帮助,这种感谢我相信不是恭维和客套的话,是他们真心的感受,我亲手把他们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一个带起来,用我的经验告诉他们如何面对企业的环境。然而其实我心里非常清楚的是,我并没有真正教会他们什么,当我在复杂的企业环境里为自保而挣扎的时候,我忽略了他们对薪酬、对晋升、对沟通的渴望,我过分的依赖和倚重某一两个人,而忽视了其他人,在人员的职责分配上无法平衡。其实我知道在他们对我更多的是理解和信任,而这之中带有或多或少的怨气,就如同我对总裁的情感是一样的。
走上培训和咨询的职业道路,也跟我回顾了我在这里带领团队的经历后的反思有很大关系,我发现我更擅长的是和团队们一起平等的探讨一个问题,然后解决它;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