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境外工程安全管理的思考

2008/12/8 8:28:57 |  5146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4年起设立建筑业培训学校,开设了80多种培训和测试科目,对工人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试,每一名员工平均花费5%的工作时间用于培训。
4.从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看,新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安全事故
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设备和各种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安全高效的新型手持电动机具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事故;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增强了对安全隐患的可预见性。
5.境外建筑市场的工程安全保险被广泛采用
    发达国家保险公司通过与风险紧密相连的可变保金对建筑承包商进行经济调节,并通过风险评估和管理咨询,促使并帮助其改进安全生产状况。安全生产的保金费率根据企业风险的大小灵活制定,工作环境不安全的代价就是支付昂贵的保险费用,而安全的工作条件将大大减少这笔支出。, 法国的社会保险机构建立专门的工伤预防基金和专职的安全监督员,雇主缴纳的工伤保险税与其事故伤人率挂钩,这样,使雇主主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控制事故风险,从而获得更大利润。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差距
    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社会价值观逐渐被企业认同和接受,并成为国家的治国方略。我国企业境外承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形式上的学习与仿效,更重要的是观念意识的超越和实际行动的落实。然而,观念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人权、生命权普遍深入人心,安全法规和规定才能得到彻底落实。, 目前看来,我国企业境外安全管理的主要差距有:
1. 安全文化基础薄弱, 西方企业将安全文化视为至上理念,企业安全制度是员工的行为准则,任何人都不能违反,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员工自觉的行为规范,所以,因违章而导致的事故被较好控制住。我国企业管理的传统是“人治”,一切行动听从上级领导安排。为了政绩需要,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常常要给赶工期、打造献礼工程等诸多理由让路。在上级领导的指示和企业的各种利益面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文化难以形成。
2.安全投入不足, 我国20世纪90年代每年平均的生产安全投入占GDP比例仅为0.7%,而发达国家高达3%以上。用万人投入率比较,美国是我国的3倍,英国是我国的5 倍,日本是我国的3倍多。其实,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多,生命财产损失就少,最终劳动成本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反之,即使企业一时得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终究也还是要亏本的。所以说,安全是一笔财富。
3.安全生产防范制度不健全,执行监管不得力, 在境外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中,我们明显感到,与西方国际承包商相比,我们实施的境外承包工程没有完整、系统的安全防护制度和措施;缺乏落实制度的监督、检查体系,安全生产监察力量薄弱;安全监察缺乏有效的技术保障手段,不能及时敏锐地发现异常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惯于采用的运动式检查,致使安全要求时紧时松,特别是在境外的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条例和规则无法做到长期、稳定和连续。
4.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和成熟预案, 与西方企业相比,我国承包商“走出去”全面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间较晚,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经验不足,处理紧急情况的经验更为缺乏,没有成熟的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方案。即使制定了方案,也多流于形式,很少进行演习、险查、反馈和完善。
5.违法处罚不能落到实处, 国际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以个人能力和资格的判定为基础的,如日本法律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成立一级设计事务所,一旦事故发生,首先是处罚具有执业资格的负责人,甚至终身不得再涉入此行业。我国的安全管理是以企业资格填充有资格的个人,如一级企业,按规定凑足和保持若干一级建造师和安全工程师。事故发生后受到的惩罚也仅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