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认识,“工程监理”几乎成了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代名词,由于大家的认识的惯性,可能造成监理公司在承接前期策划业务时出现不被接受的尴尬。
二是“监理”一词虽然在行业内翻译为“Project Management”,但是许多外商投资项目却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理解为“Supervision”,这使得我国工程监理公司入世后很难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竞争。
针对这些问题,下面提出一些解决的方法:
1.较浅层次的融合
许多监理公司已经意识到与项目管理接轨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上述两点问题,将监理公司更名为项目管理公司,这有利于市场及相关建设主体改变对原有监理公司的认识;或是在保留原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组织监理公司的精兵强将拓展项目管理业务。这样既有利于原有监理公司保持较为完整的构架继续从事监理业务,也有利于项目管理公司不带包袱高标准地规划和操作。
2.深层次融合
(1)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弱势部分的融合
在建设监理制度的某些环节,监理介人甚少,在部分环节的控制上有名无实,形成建设监理的弱势部分,如设计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的投资、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等。这些环节的市场需求是项目管理制度发展的契机,项目管理应代表业主,利用参与项目前期工作的优势或独立开展工作,或对监理的工作进行指导,以项目管理理论形成对上述环节进行控制的操作流程,随着项目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化和发展,项目管理在这些环节上的特殊管理能力和操作水平将得以体现,转而成为项目管理的强势部分。
(2)项目管理与建设监理的强势部分融合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建设监理的强势部分,项目管理在这部分的介入应当慎重,取代监理不是明智的选择。对监理工作过多干涉只能导致职责和权力的交叉重叠,会使承包商无所适从,影响了监理现场工作的开展。项目管理不应把自己在质量控制的环节上和建设监理等量齐观,应代表业主对建设监理的质量控制进行宏观管理,以合同和组织手段支持监理的工作,以建设监理的成熟系统保证设计文件和规程规范的落实,实现项目管理和建设监理的融合。
(3)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
项目管理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项目管理单位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工程咨询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人力资源将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作重中之重,不能简单地把监理公司的人员全部转入项目管理公司,要根据项目管理服务的特点来组织公司的人力资源。我国目前监理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较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很大。我国项目管理目前急需充实既能掌握和熟悉国家经济政策法规、又精通一定领域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的人才,善于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的人才,具有技术创新意识的人才,熟练运用国际惯例、能够进入国际咨询市场参与竞争的人才。 结语
项目管理的兴起为建设服务业注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接受还有个过程,项目管理制度应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实现与建设监理融合,兼容并蓄,取长补短,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工程实际的项目管理系统,最终结果不是项目管理取代建设监理,而是建设监理融人到项目管理中。
(作者单位: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房产管理局 广东华典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