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

2008/4/1 7:58:10 |  5165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进行改革,建立适应新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教学体制。教育中重视学生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其技术经济综合能力。其次,加强工程造价人员的在职培训,通过对其继续教育,使其能与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同步,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审核,升级,注册管理制度。并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激励造价人员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3.5加快建立企业内部的定额体系

    促进企业内部定额体系的建立,并把是否具有完备的信息作为企业人准市场的一个条件。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过程中,政府逐渐开放价格,定价的自主权落到企业手中,企业理所当然地应该建立一系列可行的报价制度。企业内部定额体系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和自主报价的依据。同时也要求企业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能发挥显示企业实力的传递功能和促进企业对现有水平的提高。

3.6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

    现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管理难以适应动态的市场,日益复杂的分工协作使成本控制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数据采集和积累方式制约了计算机技术在造价控制领域的应用。因此,互联网技术日渐成为突破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制约瓶颈的一项利器。由于互联网技术能为变动的市场提供及时的晴雨表,强化多方协作,为数据采集和积累提供了社会化协作手段。今后应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网站,实现概预算与快速报价,加快概预算软件或报价软件与信息网络的整合。并将ASP专业技术,电子协作模式,4D协同工作环境等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使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步伐跟上信息时代一日千里的局势。   

    综上所述,只有尽快进行行之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早日实现“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解决工程招投标运作不规范,效率低下,缺乏竞争或竞争不平等等问题才能消除工程造价管理中“计划经济时代”的印痕,更加符合经济规律,适应市场要求,接近国际惯例和适应加人WTO的严峻竟争形势。当然,这在短期内会影响到部分企业的短期利益,淘汰部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企业单位是在所难免,但优胜劣汰是市场的天然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提高竟争意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在改革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主角作用,应作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改革力度,把握历史性的机遇,使我国的建筑业能更快地适应人关的形势需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融人全球经济。

参考文献
[1]吴福良、席酉民.《中国建筑工程招标应用最低价中标法的问题及对策》.建筑经济2001.9, .
[2]宁素莹.《实施工程造价改革推动工程招标投标》.建筑经济,  2001.9.
[3]沙凯逊、邓晓江.《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制创新的思考》.建筑经济,2001.7.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