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加强企业成本核算,对自己的成本水平要有充分的估算,建立企业内部定额,只有这样企业在投标报价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盲目报价。另一方面,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入手,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更新工 ,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加大企业的“可降价空间”以适应残酷的竞争形势。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发展,实力加强,抵御风险能力强。对于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础、开挖、支护、降水及模板工程、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等,应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要有针对性地制订安全技术措施和企业内部监控措施。
(4)加强信息化管理,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由于风险存在于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应实行动态管理,贯穿于施工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在各过程中记录清楚,手续齐全,一切问题都应明确具体地以书面形式规定,不要以口头承诺和保证,应体现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条款。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面的、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投标项目在投标前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各种变化进行估计,对由此带来的风险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并做出合理调整,建立全面的、可靠的数据基础资料支持系统。
4 结束语
工程承包原本是一项“高风险事业”,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那种有工程项目,就有收益、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施工企业在项目上要有盈利,除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等内在因素的掌握外,还要有抵抗外界风险的能力。有远见和有胆识的承包商应善于分析和预测项目风险,懂得采取防范和转移风险的措施,从而使自己成为驾驭项目风险的成功者。当然,对于风险的管理除了要有各种应对措施外,进行各种保险也是承包商转移和减轻风险的重要方式之一。
同任何商业活动一样,工程承包中项目风险和项目利润总是潜在并存。既没有完全脱离风险的利润,也没有毫无利润的纯风险。应当指出,风险的影响程度是可以转化的,疏忽大意可能使一般影响转化为严重影响。承包商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细致调查存在各类风险的主客观条件,认真分析评价项目风险影响的严重程度,事先编制项目风险应对计划,采取某些防范和转移风险的措施,促使项目风险转化为项目利润。
参考文献:
[1]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委会.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刘 红.对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的判定及企业的防范对策[N].建筑时报,2004-10-11.
[3] 楼干朋.浅淡施工合同风险的防范与控制[N].建筑时报,2004-07-15.
[4] 唐 坤.建筑工程项目风险与全面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4).
[5] 朱 珊.国际工程承包中的项目风险管理[J].建筑经济,2004(5).
[6] 乔 明.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12).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