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比较难以把握,可是一旦出错,会使以后的结算发生很大麻烦,所以施工组织设计的审定,造价人员必须参与,因为他可控制造价5%。
4.3、建筑施工中增加造价部分的管理:包括对建筑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建筑施工索赔、经济洽商、技术联系单、验收资料等的管理,这部分造价人员都会,我只说明其中一项,就是定额没有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的确定要及时合理。这个阶段占10%.
5、分包:
分包包括专业分包、专项分包、指定分包或甲分包、乙分包;现在的建筑工程几乎没有不分包的,因为房地产开发行业技术越来越密集,高级装饰、机电设备、垄断、无力承包等都会造成相应分包,对于分包的管理必须严格把关,并且做好责任延续、配合施工、工期衔接等等。对于在使用上会造成重大影响并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工程决不能搞甲分包,如防水、外墙面砖、保温、给排水、暖气等,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责任不清。这些工程最好作甲参乙分包、甲参乙招标、甲定价乙分包等形式,尽量把责任都规避到一家,就百利而无一害了。
6、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掌握:
一般建筑工程中材料占工程造价的60-70%,而且材料因为产地、运输距离、买卖双方、品牌、生产时间、政策、天气、时间、原料、质量品质等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价格差异很大。由于房地产开发的周期一般少则一年多则数年,所以在开发中会有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出现,尤其是装饰材料的价格变动会更大,但是政府出台的相应建筑工程材料价格信息不但闭塞、材料品种不全、实效也不及时。政府指导价实行材料价格指派员制度,就是到某特定时间,这些人打听市场行情之后汇报,然后根据汇报结果出价格信息,正确性时效性难以把握。
7、建筑工程结算审计:
最后的阶段,即是施工单位最后的机会也是建设单位最后的努力。造价人员一般应该秉承的原则是:第一合同协议及造价变更资料的时效性(国家文件实效,7、14、28天的规定等)、合法性(是否合同风险范围)、完备性(签字盖章等);第二矛盾问题解释顺序一致性(所有文件是否统一),即造价书上的九个顺序;第三事件的责任清理,如果由于施工方说法模糊,一般是按最不利于施工方的解释来处理;第四熟悉规范标准中强制执行条文,防止施工方无中生有浑水摸鱼;第五分析总包分包、工艺标准等情况,防止施工方高估冒算;第六依照造价书中的说法一步步审核。这样作能基本保证你的结算完整并比较正确,一般差额在3%之内就算合理,精度要求越高审计时间越长耗费精力也越大。一般的开发公司最后不会在结算上为难施工单位,而施工单位该挣的钱在结算前已经挣到手了,这时也不会为了一点小钱斤斤计较,所以结算审计本着原则去做,对双方均有好处。 这个阶段由于处在最后,所以占比例为10%。
8、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项目的经济效益,因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控制是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的基本保障。 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投资成本的控制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对造价人员进行基建项目投资成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