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资源网

您的位置:项目管理资源网 >> 研发制造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2007/10/16 9:00:20 |  10888次阅读 |  来源:网友转载   【已有0条评论】发表评论

价的组成内容产生歧义。

(3)、评标阶段

应合理应用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和最高分中标的综合因素评标法。单纯从造价控制来说,招标单位当然希望合理最低的投标人中标,但由于评标过程中,投标单位的成本较难确定,有些投标人往往会采用恶性竞争策略,如采用低于成本价的报价中标,而施工过程中再想方设法采取偷工减料,或者通过变更、签证等办法补回损失,给工程质量和造价控制都带来很大难度。为减少上述行为的发生,招标人在评标时除了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可采用最低价中标的单因素评标法,对一些较复杂的工程应尽可能采用综合因素评标法,即除了评审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外,还要对其质量、工期、文明施工、安全施工、施工方案、拟投入的人员和机械设备等进行综合评审。

对投标报价评分时,不能只看总报价,还要同时重视清单子目的单价,以防止和限制投标单位采用不均衡报价法。这是因为总价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符合要求;总价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清单项目的单价也最低。对清单项目单价的评审,可采用平均值法,也可采用权重分配法。

(4)、签约阶段

确定中标人之后,招标人应再一次详细审阅中标人的投标文件,将评标时的澄清内容在合同中进一步进行明确,同时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子目的单价与中标人进行协商、调整,特别是对施工阶段很有可能发生大量变更的项目,更应如此。实践表明,合同签定前的协商对后期造价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协商结果也较能让双方满意。

2.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2.4.1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内容:

施工阶段是实行建设工程价值的主要阶段,也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在实践中往往把施工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业主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付款控制、工程变更费用控制、预防并处理好费用索赔、挖掘节约工程造价潜力来实行实际发生费用不超过计划投资。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的内容。

组织工作内容在

(1)、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从工程造价控制角度进行施工跟踪的人员分工、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nbsp;<br>(2)、编制本阶段工程造价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经济工作内容

(1)、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2)、对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确定防范性对策。

(3)、进行工程计量。

(4)、复核工程付款帐单,签发付款证书。

(5)、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跟踪控制,定期进行造价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与计划目标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

(6)、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

(7)、审核竣工结算。

(8)、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支出做好分析与预测,经常或定期向业主提交项目造价控制及其存在的问题。

技术工作内容

(1)、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系统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2)、继续寻找通过设计挖掘节约造价的可能性

(3)、审核承包人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合同工作内容:

(1)、做好工程施工纪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意有实际变更情况的图纸,为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

(2)、参与索赔事宜。

(3)、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造价控制的影响

2.5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长期以来,竣工结算超施工图预算是造价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应认真做好以下几点:核对合同条款,审核竣工结算编制范围,编制范围是指编制工程竣工结算的工程及费用范围。审核竣工内容是否符合合同要求、验收是否合格,审核结算方法、计价方法、优惠条款是否符合合同;按竣工图审核工程量,在审核中,应根据竣工图、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照国家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逐项核对;严格执行计价依据与计价方法;严格审查设计变更签证;检查取费标准,不同地区的税率、价格指数可能不同。因此,工程取费标准必须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根据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工程类别等设定合理的取费标准。转贴于:http://www.leadge.com

    项目经理胜任力免费测评PMQ上线啦!快来测测你排多少名吧~

    http://www.leadge.com/pmqhd/index.html

“项目管理生根计划”
企业项目经理能力培养和落地发展方案下载>>

分享道


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将于1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0条 】
网友评论(共0 条评论)..
验证码: 点击刷新

请您注意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您在项目管理资源网新闻评论发表的作品,项目管理资源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