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当前制约工程质量的一些因素有:各种形式分包的存在;地方对材料供应的垄断而导致了原材料质量难以达到规范要求;工程设计上存在的缺陷;质量检测手段不先进、不科学等诸多问题。
二、控制公路建设成本的三个原则
1、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的控制原则。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成本,并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这样做尽管有效果,但毕竟是“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要有效控制建设工程成本,要坚持把控制重点转到建设前期阶段上来,当前尤其抓住设计这个关键阶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由被动变主动的创新控制原则。一般来说,成本管理者、控制者的基本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总成本和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为此,应根据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综合,确定一套切实际的衡量准则。只要成本控制的方案符合这套衡量准则,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则应该说成本控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原则。要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应从组织、技术、经济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从组织上采取的措施,包括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成本控制者及其任务,明确管理职能分工;在技术上采取措施,包括重视设计多方案的选择,严格审查监督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深入技术领域研究节约投资的可能;从经济上采取措施,包括动态地比较建设成本的计划值和实际值,严格审核各项费用支出,采取对节约投资的有力奖励措施等。
三、如何有效的控制公路建设成本
(一)建立有效的建设成本控制机制。1、重视项目前期工作的各项报批。公路建设成本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它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公路建设项目的策划、设计的深度等都与建设成本有关。要取得最佳经济效益,需要广大员工群策群力,仅依靠领导和财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就拿我市新“八路一桥”中扩建北江大桥姐妹新桥来说,涉及到国、省道的建设审批,又要争取省资金来减轻市财力压力,前期许多工作要做,如: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防洪影响报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的编制(评估)及水下地形图的测绘、水上作业安全警戒的申请、通航方案的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省公路局审查,呈报交通厅审批立项,进行勘察设计招投标、中标的设计单位进行初勘及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报省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进行详勘及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再报省公路局会交通造价站会审,经省交通厅审批通过后,最后组织项目施工(施工及监理的招标可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
2、建立全员成本经济责任制。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网络管理,将指标分解到每个考核部门和个人,防止成本控制没人负责。还要定期召开财务分析会议,掌握财务状况、分析经营状况、研究制定政策、采取措施,使工程自始至终全过程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
(二)加强各个阶段的建设成本控制1、重视和加强项目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工作,努力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的准确度,切实发挥其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作用。
2、明确概预算工作不仅要反映设计、计算工程造价,更要能动地影响设计、优化设计,并发挥控制工程造价、促进合理使用建设资金的作用。工程经济人员与设计人员要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通过优化设计来保证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要明确规定设计单位逐级控制工程造价的责任制,并辅以必要的奖罚制度。
3、从建筑产品也是商品的认识出发,以价值为基础,确定建设成本,使建设成本构成合理化,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
4、把竞争机制引入工